2)第二七六章 自立之心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溃。

  现在威海的海军距离这个最底线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只是,刘钰的这个计划,是纯粹站在海军的角度来看的。如果考虑到巴达维亚的华人反抗、考虑到能有一支两三千的陆军,其实压力要小得多。

  哪怕是此时的英国,一次性往印度运兵也就在几百人左右,达不到两千的规模。从荷兰到东南亚,就算是商船,不考虑运兵补给,平均也在200天左右。

  只要陆军参与,只看荷兰人的威胁,可能远不如巴达维亚的蚊子和树林里的蚂蟥。

  南洋问题摆在大顺这个封建王朝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南洋的华人,应该依靠哪一部分?

  是取代荷兰人的位置,让那些甲必丹雷珍兰们继续统治,如同大顺当年为了击败后金对江南士绅妥协那般?

  还是依靠巴达维亚周边广大的甘蔗园雇工、奴工、华人小产业主?

  大顺将来经营巴达维亚,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馒头和刘钰想的自是一致,于是就很想知道,这里的甘蔗园里的雇工,到底有多少力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态度?

  见连怀观已经很明确地提到了吕宋屠杀的事,馒头基本确定了连怀观的态度。但这个态度也只是大方向上的态度。

  连怀观想要的是什么?

  是当顺天保民的英豪?还是想当割据一方的国主?这两者的区别,在日后的合作上便大不一样。

  “你们虽然出海,但本朝允许出海谋生。就算出海,亦是天朝子民。若是真有事,自然会管的。”

  “不过这迁徙到锡兰的事,也只是猜测罢了。到底如何,也未可知。亦或许,会允许就地开垦种植、放开管制,以绥靖之策宽以相待,以求安稳。那也难说。”

  故意说的貌似不想管,连怀观心想,若是荷兰人能放松管制,宽以相待,那可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宽以相待不会出现,反倒是真的可能将弟兄们都送往锡兰。

  南洋地方,很多都有一些前辈海盗们立国的传说,《水浒后传》中李俊海外立国、《风尘三侠》中虬髯客自立为王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想要干一番大事的人。

  他们对大顺这个王朝也没有太大的好感,只能说想着自己在这里风光为王,朝贡天朝即可。

  自是不愿意去当普天之下率土之滨的王臣,故而连怀观也不说什么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之类的话,只是希望大顺能够对这边有所干预——那荷兰国可以有东印度公司,自己若是能自立为主,做大顺的朝贡国,才最舒坦。

  比如若安西都护府下的一众小国?亦或是西域的昭武九姓?亦或者西南的土司?

  连怀观是想干一番大事的,但他不是岳武穆,甚至从出生开始就没吃过一粒大顺的大米,他的偶像不是岳武穆,还是话本故事里海外立国的虬髯客、混江龙。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