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七三章 巴达维亚的必然(下)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连压低糖价获利的空间都没有了,波斯市场被紧闭之后,糖产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可能引爆巴达维亚的危险存在:欠钱越多的园主,越要压榨经营,以求能够赶上糖类涨价,一次性还清之前的欠款。要压榨经营,就要增加人手,而正常渠道的移民是被禁止的还得交人头税,所以大量走私福建人口来做奴工。

  道格拉斯倒是很同意这位信任总督大人的想法,如果能够清除巴达维亚的华人,的确是有益的。

  但是,这里面还有个很严峻的问题:对华贸易怎么办?

  公司总部城立了对华贸易的特别委员会,驻广东的商馆直接和大顺贸易。

  如果巴达维亚驱逐华人,巴达维亚地方受利,但却必然影响公司总部的对华贸易,只怕总部不会同意。

  “总督大人,要怎么清除这些已经无用的华人呢?如果让他们全都缴纳人头税,清查人口,这也可以提高收入,他们就算是有用的人了。可如果清查人口,缴纳人头税,甘蔗园和制糖厂一定会大规模倒闭,他们无以为生,可能会带来混乱。”

  道格拉斯还是很清楚现在巴达维亚制糖业的现状的,这几年压榨的太狠,严防走私的同时又强制收购,糖价太低,不只是奴工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便是许多糖业园主都快要撑不下去了。

  瓦尔克尼尔初来乍到,只能通过这些统计报表来制定政策。

  这几年公司的日子不是很好过,资金流出了一些问题,巴达维亚更是成为了一个不能扔但却不赚钱、每年必须往里面投钱的大坑。

  十七人委员会不是让瓦尔克尼尔来背锅的,而是希望他能够依靠激进的手段,靠着一股闯进,快刀斩乱麻地让巴达维亚扭亏为盈。

  然而,这就像是明末的状况,积弊百年,指望一个内阁首辅解决全部的问题一样可笑。

  但瓦尔克尼尔却雄心壮志,以为凭自己的手段,足以解决巴达维亚的全部问题。

  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而且也有自己的一套规划。

  他的计划很激进,但是只和道格拉斯说了要清除,却没有说出细则,而是避开了这个话题,说道:“让那些中国的甲必丹、雷珍兰和包税人们进来吧。是该让他们拜谒新总督的时候了。”

  很快,巴达维亚的华人头目们鱼贯而入,走在最前面的正是巴达维亚的华人甲必丹连富光。

  连富光今年还不到三十岁,自己的父亲是巴达维亚的六位雷珍兰之一,自己娶的是六位雷珍兰的女儿,他的妹妹嫁给了三宝垄的甲必丹。

  如今他已经成为了巴达维亚的甲必丹,富人们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戚。

  历史上发生红溪惨案的时候,巴达维亚的六个华人雷珍兰中的三个,选择向巴达维亚的荷兰人告密说华人奴工要造反;连富光更是在惨案发生的一年前就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