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七一章 巴达维亚的必然(上)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遍,确保这些人都听懂后,一个个不识字的穷苦人在上面按上了手印。

  他们不知道将会遭受怎样的命运,却知道在岸上活不下去了。

  地没了,福建的地本来就少,即便福建早在明末就普及了地瓜,可还是不够吃。

  老婆孩子能卖的都卖的,当然多数人根本就没有,除了下南洋,再没有其余谋生的路。

  听说去到那边,管吃管住,就是给人做工砍甘蔗、熬糖,听起来还算可以,至少比在这里饿死要强。

  带着一丝丝对未来的期待,这批穷苦人踏上了通往巴达维亚的船。

  和运奴船的区别不是很大,狭小的空间内密密麻麻地挤着一群人,拉屎撒尿都需要排着队,腥臭污浊的味道遍布船舱。

  船里面没有多少货,船长每天都会来点点人头,将生病的人抛到大海。

  只盼着可别死太多。

  如今去巴达维亚的生意不好做,就指着卖点奴工赚一点,回来的时候再捎带一些香料之类。

  自从前些年那奥地利的奥斯坦德公司在这边收了一波茶叶囤积,导致荷兰人放弃了巴达维亚做中转站,而是从阿姆斯特丹派了一个中国贸易委员会之后,大顺的开关政策彻底让原来做二道贩子的海商没了活路。

  荷兰人直接在广东、福建买茶。

  而巴达维亚那边又经常扣押商船,使得海商们去往巴达维亚基本赚不到钱,只能贩卖一些人口,免得空船。

  不是卖给荷兰人,荷兰人担心巴达维亚的华人越来越多难以控制,出台了各种政策,控制巴达维亚的华人入港。

  而是卖给当地的“同胞”,那才是真正买奴工的人。

  颠簸的船舱内,船长饮着酒,和几个副手吃着酒菜,笑道:“这群穷鬼上了船,可就下不来喽!到了那边,都没有荷兰人的居留许可证,只能在甘蔗园里做黑工。敢跑,敢多要钱,人家园主在那混了多少年?只要告诉荷兰人,没有居留许可证的,就得去挖河堤服劳役,还不如在甘蔗园子里干一辈子呢。”

  几个副手也是哈哈大笑,反正到了海上,那些诱骗的面孔就不需要再保持了。

  荷兰人为了防止华人拥有反抗力量,很“仁慈”的免除了华人的兵役,但是要缴纳人头税。

  使得华人几乎都是一群待宰的猪羊,没有当兵的经验,也没有强大的组织。

  找了一些华人富商做包税人,间接统治、以华制华,刻骨的仇恨和矛盾,都是压在那些当狗腿子的包税人身上,而不会有人清醒地告诉他们残酷压迫的真相是背后的荷兰人。

  一座座华商富人投资的甘蔗园,需要大量的劳工。

  而华人劳工一则需要办理很麻烦的居留许可证,二则需要缴纳人头税。

  包税制下,缴纳人头税不可能从每个人手里收取,荷兰人在南洋没有这样的基层控制力,只能靠包税人收。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