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八四章 备战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递到前面,把第一排射完的空枪接过去装填。

  理论上,这样射速的确可以提高。

  现实中,后排的人一点也不愿意把自己可以活命的枪交给别人,前排的士兵往往也会被后面的人递枪而撞的肩膀疼甚至脱臼。

  譬如关于方阵,有的理论家认为:空心方阵最好是单层的,此时的一层就是三排,因为只能三排射击。用更少的人手,保持最大的火力输出。

  理论上,这是对的。

  现实中,单层三排的方阵很容易被冲开,理论上可以高效发挥的火力,并不有效。

  处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理论还需要几万具尸首验证是否正确、需要十几万伤残的老兵作为论点而修正的年代,只能自己去摸索出一条因地制宜、适合国情的阵法。

  当然,万变不离其宗。

  能展开横队的话,还是以横队接战可以最大效率地发扬火力优势。但这就需要军官们自己决断,做出权衡。

  谁都知道,稍微松散的轻步兵射击,比横队要效率。但考虑到骑兵威胁、纪律约束等,又只能选择密集横队。

  能因地制宜变化的,是名将。

  而大顺的体量和周围的局势,不需要名将,需要的就是海量呆板的士兵和呆板的军官,保证下限即可。

  对此,刘钰还是有信心的。

  宽慰了李九思一番,李九思这才放心,苦笑道:“之前见到那战舰齐射,我心中已然大忧。若是你告诉我如今西洋人的陆军都是如你这样可以变阵,我只怕要惊出一身冷汗,大病数日。”

  刘钰道:“国公且放心。不过这兵,此时只是看起来能用,还要再练个至少大半年才行。”

  皇帝是个急性子,刘钰可不想鄂国公回去之后一通吹,皇帝脑袋一热,就真的把青州兵现在就调走。

  李九思也知刘钰的担心,笑道:“练兵五年之期,陛下还等得起。你不要以为陛下是不信任了,实在是这里面有些事,你有所不知。”

  冲着刘钰使了个眼色,两人甩开了随从,纵马来到了海边僻静处。

  “此番陛下差我前来,一则是看看守常练兵的情况,二则就是看看胶东灾情的恢复,三嘛……此事机密,但不与你说不行。三就是陛下要征准噶尔,又要亲征,虽不履前线,却也要坐镇前方。欲效唐灭西突厥之故事,一路出河西走廊,一路出阿尔泰山。北线主将,我来担任。这一次也是让我前来熟悉熟悉。”

  这也算是在刘钰的意料之中。

  河西走廊一线,定然是主力。北线,则是奇兵。

  纵然奇兵,也不可能只靠青州军,而是会调各处精锐兵马配合。

  刘钰年纪太小,压不住场子,鄂国公李九思正是合适的人选。

  李九思说完这件机密事,又道:“这一次陛下叫我来看看,你这青州军到底如何。打仗,说花钱如流水,那都是往低了说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