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终章 九三年(十六)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终对新时代有意义的“剩余产品”来说,这并不是120石的价值。

  算工农业生产总值的时候,是按照120石算的。所以这么算的话,大顺确实占了世界现在世界总的工农业产值的一半还多。

  但问题是可用于商品交换的盈余产品,大顺这边就差得远了。

  再加上,内部的家庭手工业过于发达、地租过高等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大顺的内部市场十分狭小。

  其实就是个很简单的事:人均资源不足。

  这100亩地,上面要是就一家五口,那么吃不完的粮食可以卖吧?或者种点自己吃的再种点棉花什么的经济作物用来交易吧?这一家五口卖了钱,是不是能多扯三尺布、多买五斤铁、过年多扯一截红头绳?

  而现在的现实是,这100亩地,上面塞了25个人。人得吃饭,吃完饭之后剩下的盈余就很少了。而且大部分盈余可能还跑一个地主手里了。

  这内部市场可能大吗?

  事情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你要说现在二战都打完了,大航海时代早过去了,地就已经确定了,那么在这些现实条件下,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和现在是不同的。

  而现在的情况,是大航海时代的尾巴上大顺狠狠地抓了一把,手里捏着的可耕种的土地,确实很多,问题是这种“人均”又无意义,因为真正要去的人去不成。这是现在这种条件下大顺要面临的最大问题。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万不可刻舟求剑。

  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觉得土地有啥呀?好好发展工商业呗?你看美国,那么发达,他的农业产值不也才占总产值的1%吗?

  问题就在于,现在是现在、将来是将来。

  现在,全世界,有一个算一个,哪一个不是农业占的总产值最高?

  这个时代,一时间成为显学的“土地是财富之母”、“唯有土地才能产生增值”、“重农学派”之类的学问,之所以成为显学,也恰是符合现在的社会存在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这个“土地是财富之母”的时代,农业结余才是市场扩大的唯一可能。

  人,实在没衣服穿,实在没鞋子穿,还可以去河边草荡里薅一把芦苇子毛,用芦苇子毛做鞋,这在此时的一些地区非常的常见。

  而人要是没有东西吃,那是万万不行的。一切为了吃饭、一切先要吃饱,这就是个此时最大的道理。

  吃饭吃饱,无非两种办法呗。

  要么,技术进步。水利设施跟上、化肥搓出来、良种弄出来,亩产800斤小麦算歉收。

  要么,扩大种植面积、扩大耕地面积。北美、西域、澳洲、东北、南洋,垦起来。

  前者是未来的解决方案。

  后者则是现状下,最不扯犊子的、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

  而现在的交通状况、运输能力,谈什么“在北美搞大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