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零一章 临别告诫(六)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己这些真正的读书人,取代既得利益者,才能引领大顺向前走。

  是以,这时候“着书立说”,不免有点刘子俊播古文经学,传《逸礼》《尚书》、定《周官》为经,为改制造势的意思。

  如今,人上人心态的实学识字人口,想要政治上的地位;资产阶级想要利益和更加保障他们的利益;一部分理想主义者琢磨着要解决普遍贫困和小农之难。

  对外扩张、扶桑南大洋数以十亿计的土地的事实、小农贫困人地矛盾到无以复加的现状、以及先发地区的一些改革已经崭露成果的乐观,一股暗流实际上正在大顺内部涌动。

  而这种暗流,在大顺又是以一种什么奇妙的角度切入的。

  人地问题。

  人地问题,可以是兼并问题,也可以故意避开兼并问题,甚至还可以直接上人均粮食拥有量就是不够吃的问题。

  这个问题,与此时的大顺,只是个幌子。

  当土地不可加增的时候,视角只能投向兼并。比如被旧党视作王安石未发迹之前野心就以显现的《兼并》诗。再一个,宋朝那情况,对外扩张什么的,也不怎么现实,打不过,扩张个锤子?

  时间走到大顺这。

  人地矛盾已经十分吓人了。

  玉米等作物在西南地区的传播,使得西南山区的人口都已暴增;地瓜土豆之类的作物,即便作为救灾之用,也是“神物”,原本大灾之后照着三成的人死,现在可能也就死个一成。

  是以,土地问题,一直以来,就是这边最容易引起重视的大问题。换句话说,土地、农业,是此时这边生产力、总产值最高的产业。

  原本讨论的空间,无非也就是限田、均田。

  但伴随着大顺对外扩张,以及扶桑土地垦殖的初步成功,由土地为楔子引出的问题就复杂了。

  总的来说,仍旧在讨论土地问题。

  但是,现在人地问题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幌子。

  移民增地,那么移民的钱从哪来?

  基建方便移民,那么基建的钱从哪来?

  开发扶桑,泄压垦殖,那么船票问题怎么解决?

  移民来解决人地矛盾,出生人口在这摆着,一年得往外“送”多少人?这么大的规模,钱从何来?

  既是最后核心问题变成了钱的问题。

  那么土地问题作为引子,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经济问题。

  到了经济问题,那就不可避免要谈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这些东西。这玩意儿和万有引力一样,牛顿不是“发明”了万有引力,是发现了万有引力,意思是说万有引力在牛顿之前是存在的。同理,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这些东西,不是说现在大顺这边不谈,那就根本不存在。

  放在此时的大顺,这不是个具体政策的问题,而是哪个阶级要唱主角的问题。

  比如说,皇帝彻底疯了,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那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