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七六章 最终的闹剧(二)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动者。

  且不说他是不是真心的。

  也不说这一套东西是否真的能行。

  更不提这一套内蕴含的浓厚的圣西门的空想味儿。

  只说,能把垦荒,加上这两个意义。

  那么,他就比那些旧势力、旧时代、旧脑子、旧贵族的那群人,便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大致可以这么说。

  要做到加强版的拿三,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件事上,至少得精通一件、曲解一件、扯犊子一件。

  最起码,得有“发现问题”的能力。

  然后,在发现问题后,得曲解一下“分析问题”的方向。

  最后,在曲解了方向后,再得出一个扯犊子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这一点上,体现的最经典的,还不是《论贫苦的消灭》。

  而是在那本名为《由制糖业问题引出的经济上的思考》中。

  这本小册子的背景,是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海军封锁了法国,法国原本发达到逼着英国搞出来《糖税法》的加勒比制糖业的糖,来不了法国。

  于是,拿一发动了替代运动,让法国种甜菜疙瘩榨糖。毕竟,法国本土这气候,种不了甘蔗。

  拿一被流放后,封锁解除,加勒比的制糖业又能向法国本土卖糖了。可,法国本土的甜菜疙瘩制糖业也发展起来了。

  保西印度资本的利益?

  还是保法兰西本土资本的利益?

  鉴于法国的传统——比如,之前引发了北美走私糖蜜问题的根源,即法国保本土的葡萄酒、而放弃了西印度资本的利益不准他们生产朗姆酒,导致法国糖蜜价格极低,也导致了北美走私贩子和北部州工商业的起步——很自然,这又扯到了“自由贸易”、“关税保护”的问题。

  以及。

  在本国内,毕竟,西印度那些岛也是法国的、经营者也是法国人。

  在本国内,如果出现了产业冲突的时候——放在大顺,就是松苏利用印度棉的纺织品、和湖北用江汉棉的纺织品——是保全本土产业链的弱势方?还是保以殖民地为原材料供应链的强势方?

  要不要给“法国的西印度的糖,加‘关税’,来保护本土的甜菜产业?”

  放在大顺,就是“要不要给松苏的棉布,加子口税,来保护湖北的棉纺织业?”

  这,是拿三的甜菜疙瘩问题的第一个思考。

  第二个由甜菜疙瘩引出的思考,则更为有趣。

  由甜菜、榨糖、种植业、农民、工人、土地、机器这些东西,引出的另一个思考。

  即:【大工业和农业是不同的。】

  【如果爆发了革命或者起义,那么,土地资源尚可在革命后分割,如法革旧事】

  【可大工厂的机器是无法分割的,否则每个人手中都只是一堆破铜烂铁。】

  【如果在工厂时代,爆发了革命或者起义、亦或者赶上了经济的动荡周期,该咋办呢?】

  【工业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