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七四章 “帝”(五)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新时代的大变革,才会到来。

  也即是说,当各种各样的路,走到最后,发现都走不通之后,不得不选择一条自己走出来的路。

  所以,在大顺的这个戏台上,想要唱的精彩,想要在三十年或者五十年内,把【破除一切对过去的事物的迷信】的大戏唱完,那就需要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政策、以及至少一场的政变。

  因为,这些三十年后、五十年后被视作“过去的英灵”的政策,很多都是彼此相悖的、很多都是完全相反的。

  所以,不可能只靠一个“皇帝”来破除这一切。

  而是,至少需要两个、或者三个。

  前一个向后、下一个向前。

  前一个斥责后者为大逆不道、后者斥责前者被奸佞所愚要清君侧。

  正如老马所言:【(当事情进展到这一步之前),问题已经并不是“共和国还是君主国”的争论,而是别的问题】

  共和还是君主国,在这个阶段,那是辞藻胜于内容。因为在这个阶段,共和一般只是资产阶级社会的革命改造的政治形式,而不是资产阶级社会存在的保守形式。

  简言之,共和,在某种条件下,只是作为君主国条件下,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一种形式。而实际上,资产阶级,是有可能在君主制下,继续完成他们的社会改造。只不过,如法国,因为需要召唤英灵,所以用【辞藻胜于内容】的形态,剁了封建的头,共和,只是在这个阶段下的一种“工具”,一种政治形式,目的是改造社会,而不是真的纠结于“共和”还是“君主”这种辞藻。

  当资产阶级继续发展,却会发现,他们又把君主请回来了。

  直到说,当这一步走完,然后才是【内容胜过辞藻】的过程。

  而到【内容胜过辞藻】这一步的时候,亦即是【破除了一切对过去的事物的迷信】的时候。

  是以,到这一步的时候,帝,已经属于被破除的密信的内容了,那就连作为【辞藻】的意义都没有了。

  既不是内容,也不是辞藻,那么“帝”这种“信则有、不信则无;Nothing,Everything”的东西,压根也就不存在了。

  一群人在那争论,阳光万里好、还是白云遮天好。

  而一群信奉黑夜的人,会需要去辩论阳关万里还是白云遮天吗?既不需要考虑,那么自然也就不再存在太阳。因为阳光,本身就是旧事物的迷信的一部分。

  历史上的中国,走完“破除所有旧事物的迷信、发现那些路都走不通”的过程,从1840年开始算起,整整走了110年。

  在这期间,走过帝制、走过复古、走过托古、走过基督、走过洋务、走过变法、走过共和形式、走过蓝衣社低配法西斯蒂、走过落后民族装在笼子里展览、走过屠刀人要换种地要过火的军政府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