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七零章 “帝”(一)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按照统计数据,得出了结论,是白银流动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6世纪到1830年,白银是纯从欧洲流向亚洲的,根本不存在流回欧洲的可能。这里,还不只是算中国,而是加上了被殖民的印度,也即是说,中国作为亚洲的一部分,背着印度被殖民掠夺的额度,依旧把亚洲对欧洲的白银顺差,拉到了1830年。

  第二阶段,是1831年到1849年。

  这期间,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加速。

  并且,在此期间【英国的“仁慈”,强迫中国进行正式的鸦片贸易,以武力打开了天朝同“堆积着鸦片的尘世”往来的大门。贵金属流通的方向,发生了急剧的转变】。

  但是,东方帝国的小农经济的顽强程度、手工业的发达韧性,是那点蒸汽机比不上的。

  于是,从1849年到1856年,又出现了第三个阶段。

  白银重新又从欧洲,流回了亚洲。

  原因就是太平天国起义。

  削弱了鸦片的销售、乱世导致囤积白银避险、印度棉纱开始刺激本土纺织业“织而不纺”急速增加了布匹产量、战争对通商口岸的威胁……直接干出来了1855年的1800万两超级大顺差,和大约6400万两的欧洲向整个亚洲的白银流出额,直接引爆了欧洲的金融危机。

  以上这些历史的事实,对大顺,当然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也即,那一套发展模式所担心的两个问题中的一个——贵金属问题——大顺在短时间内,是完全不必担心的。

  因为,就满清那个鸟样、再加上鸦片泛滥、再加上印度的棉花和鸦片输入,依旧能干出来个1800万两的顺差。

  现在,大顺一没有鸦片。

  二来印度的棉花在大顺自己手里。

  三来大顺的传统手工业和1855年的满清貌似也没啥太大区别,当然,不传统的不算。但历史上1855年的欧洲工业和此时1760年的欧洲工业,那可是天差地别。1855年能卖112万英镑的非鸦片工业品,搁现在,把那个万字去掉,都难说——人参、貂皮、东珠,不是工业品。

  四来现在在北美西海岸挖金子、挖银子的,恰恰就是大顺自己。

  五来北美还没发展起来,欧洲积攒了数百年的美洲贵金属不会往北美的铁路上流,而是只能往大顺这边跑——这个主要是真没地方跑,原本这个时代,荷兰的金融资本,只能往英国的运河业上跑。而现在,大顺打赢了一战,废掉了曼彻斯特棉纺织和利物浦奴隶贸易港地位,英国的运河压根没人会投钱,那荷兰的金融资本憋在手里,又不好再搞一波郁金香击鼓传花,不往这边跑往哪跑?

  六来大顺没有废掉三角贸易,只是把三角贸易的“工业品”提供者的地位,给取代了。这叫苦恨年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