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七八章 英国的总崩溃(六)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都没考虑的一个问题出现了:如果,某个国家的劳动人口、生产效率、生产成本,使得几乎所有的商品都具备优势呢?

  这里不提大顺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的萌芽阶段。

  而是说,即便大顺完全没有工业革命,因为美洲白银、物价革命、白银购买力等一系列简单的“汇率”问题,也使得大顺的商品,拥有欧洲根本无法抵挡的优势。

  历史上英国的农业革命,已经开始用智利硝石和鸟粪石做化肥的时候,谷物法规定的进口限价还是2英镑12便士每450斤玉米。也即8两银子450斤包米。

  就算两边的生产效率一样,两边搓布一样快,甚至大顺的瓷器丝绸等技术优势一夜之间都消失了。那这怎么和已经开始开发东北用大豆肥田、开发南洋稻米的大顺竞争嘛。

  更别提大顺内部还有个非常蛋疼的“小老百姓用铜钱、大商人用白银,但交税得用白银”的内部铜银汇率问题。

  英国的统治阶级可能不知道这些东西,当然他们也不太可能知道。

  但是,大顺运来的上品的价格、质量,在那摆着。

  真正的统治阶层,心里多半知道,一旦战败,但凡之前大顺货船或者东印度公司带过的商品,英国的产业全要完。

  而那些大顺因为利润不足不带的商品,能有多少?

  又能容纳多少非农业人口?

  利物浦的事,只是个开始。类似的事,日后还会源源不断。

  英国的情况,用后世的一个词讲,就是“后发优势”。

  如果,承认英国的农业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基础。

  那么,英国这个世纪的崛起,就是基于“后发优势”的。

  因为之前种地水平太次,所有养不活那么多人口。

  因为中国的种地技术传入英国,其后发的优势使他的农业革命和人口问题用一种非常低烈度斗争的方式解决了。

  英国的农业革命是啥?

  四大样:

  轮作制。

  高炉铁。

  中国犁。

  土地私有制。

  土地私有制,英国人那套冗长的说法,叫“确定了土地的排他性所有权”。公地变成私人所有。圈地运动就是英国确定土地私有制的过程,或者说,就是英国“开阡陌、破井田”的过程,使得原本的公共土地,归于个人,这就叫土地的排他性所有权——这块地是我的,那就不是你的;而不像以前一样,这块地的是公共的,你能放牛,我也能放牛。

  荷兰人传来的中国犁……【荷兰人从中国人那学来的犁,拥有犁尖、刮土板、曲辕,它的优势在于能够被一头或两头牛拉动,而非之前的重型轮式北欧犁所需的六头或八头牛。中国犁是由荷兰承包商带到英国,他们受雇排干东盎格鲁沼泽和萨默塞特沼泽,犁在潮湿的沼泽土壤上非常成功,但很快就在普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