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三六章 逼着商人赚钱(下)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是以现有的贸易品为预想的未来扩大规模,这里面就不得不考虑一个“被替代”的问题。

  这也是大顺这一次强制商人们多往欧洲和美洲运货的一个原因。

  比如大顺的经典货物,茶。

  这个就极有可能被替代,比如被咖啡替代。

  一般来说,茶和咖啡虽然都属于嗜好品、饮品。但一般情况下,喝惯了茶的人,是不怎么会去喝咖啡的;同样的,喝惯了咖啡的人,一般也怎么会去选择茶叶。

  后世提起来英国人的饮品,会想到红茶;提起法国人,会想到咖啡;而提起美国人,似乎也是咖啡大于茶。

  然而,在这个时代,显然不是这样的。

  毕竟北美十三州作为英国殖民地,英国移民此时居多,不管是理性推断还是此时事实,都应该是喝茶占据主导地位才是。

  而且,波士顿的倾茶事件,以及武夷茶关税降低问题,可以算得上是美国走私贩子们走向反抗之路的正式起点。

  但,最终,还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了咖啡替代了茶,成为北美的主要提神嗜好品。

  这也是大顺这边比较担忧的事情。

  毕竟,嗜好品这些东西,还是需要培养市场、培养目标人群的。

  历史上,北美地区,从喝茶到喝咖啡,是有一个转变过程的。

  而这个转变过程,和波士顿倾茶事件息息相关。

  一个国家,肯定不是铁板一块。除了那些被冲动的言语引得血脉贲张的年轻人,更多幕后的人是有利益纠葛的。

  比如波士顿倾茶事件,这件事的背后,就至少站在四拨人。

  第一波,就是正常买“合法”茶叶的茶叶贩子。其中代表,就是富兰克林的那个“哈钦森信件事件”的哈钦森。

  当初富兰克林公开了哈钦森的信,意思是想说,你看,这哈钦森是咱十三州的人,他也支持收税。所以国王没那么坏,并不是国王指使的,这哈钦森还是咱十三州土生土长的……

  这人的儿子,就是做正规茶叶生意的。当时东印度公司被荷兰和瑞典的走私茶,逼得快要破产了,没办法英国降低了武夷茶的茶叶关税,使得这些正规缴纳了关税的茶,比那些从荷兰瑞典那买茶的走私茶还便宜。

  第二波,自然是走私贩子。

  第三波,是咖啡商人。

  第四波,是北美本地的一些凉茶生产商,主要是在北美种植“拉布拉多茶”的。这玩意,东北人应该见过,就是类似金达莱、山鞑子花的叶子,卷起来后和茶叶卷类似。

  这四拨人之间的博弈,是走私贩子、咖啡商人、拉布拉多茶种植者,一起干那些买海关茶的。

  但怼完之后,一些事就失控了。

  当时北美流行一种叫【Tarring

  feathering】,焦油和羽毛的私刑。就是把沥青烧化了之后,往身上泼,然后再往身上沾羽毛。这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