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木牛流马(九)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只是依照过去总结出来的规律,在过去有用,在现在未必就是对的。

  现在的问题在于,无论是传统派,还是实学派,其大部分人,都是在刻舟求剑。

  无非是传统派,刻的是过去的舟;实学派,刻的是松苏的舟。

  刻过去舟的人,不能理解工商。

  刻松苏舟的人,不能理解内地。

  皇帝沉默了片刻,忽然问道:“吾儿以为,之前废运河、兴海运,于吾家而言,最重要的理由是什么?”

  太子暗松了口气,虽不知道刚才的回答到底对还是错,但既然父亲问这个问题,而且语气明显多了几分亲情味儿,至少是个好迹象。

  “儿臣以为……”

  老调重弹般,将关于海运还是河运的道理,讲了一番,这都是争论了上百年的东西。

  无非沿岸百姓之苦、漕米运输之疲、中途盘剥之重、携带私货之贼、借机敛财之吏、耗费千万之河等等、等等。

  皇帝听完这些答案,却摇摇头。

  “你需记得,历朝历代,一定要在能做事的时候做事。待到不得不做的时候,往往是做不成事的。是以,万万不要如兴国公说的那般,不戳不蹦跶。真到戳一下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蹦跶起来。”

  “你说的这些,都不算是被逼着一戳一蹦跶的范畴。现在是这样、过去是这样、将来多半也是这样。历朝历代,有因为漕运之弊而亡国的吗?”

  “蒙元末年,有谶曰: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你想过没有,如何继续走河运,一旦黄河溃堤决口,会如何?”

  “漕运断绝,朝廷财税之半,堆积江南;漕米不足,京畿周边人心躁动;治水征发民夫,运河断绝粮食不足,或是发不出工钱;数百万人受困于河水,颗粒无收,物价飞涨,必要起事。”

  “黄河决口,天灾也。”

  “然而天灾一样,其后却不一样。”

  “若朝廷有钱、有米、有粮,则可赈、可蠲、可募、可剿、可抚。”

  “若朝廷无钱、无米、无粮,则饥民遍地、人心惶惶、烽烟四起、起事频传。”

  “废运河,于吾家,将黄河决口之后的乱世可能降到最低,方为万般理由之首。”

  “漕运之贪腐克扣之弊,隳不了宗庙。莫道石人一只眼,那是真要隳宗庙的。”

  “以史为鉴,一国一姓之危亡,或源于夷狄、或源于百姓。然如今夷狄束手,只可能亡于百姓。”

  “自古以来,河南不乱、荆楚不乱、则不过割据、流寇之势。若河南荆楚皆反,则社稷危矣!”

  “吾儿所言,至张家口、至热河,兴工商、垦蒙地,此皆正途,但今日可做、明日可做、后日做也不晚。”

  “以朕观之,这第一条路,必须要通河南、往荆楚。”

  “京畿河北河南荆楚松苏不乱,其余最多不过割据流寇之势,不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