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八二章 破立之困(三)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治隐喻”点。

  谁呢?

  管仲,管夷吾。

  泼脏水,抹黑,现在来看对刘钰是没什么威胁的。

  真正的高手,真正想让刘钰死的人,把刘钰这些年参与的诸多改革,隐喻为管仲。

  一方面,这是标准的捧杀套路,这是不需要说的。

  另一方面,这也和大顺主流儒学的“退到哪”问题息息相关。

  主流都反宋儒的理学。

  但宋之前,还有唐、汉、先秦、孟,一直到最原始的六经、孔、以及三代之治。

  这里面,包括大顺降衍圣公为奉祀侯;将儒庙里孔子的地位从师圣二位一体往下拉了一格,也算是源于大顺立永嘉永康学派学问。

  因为,按照那一派的思想,孔子是“述道”,而不是创道。

  道,在三代,在尧舜禹,在商汤文武周公。

  孔夫子只是将早已经存在的“道”,记录、叙述出来。

  而这么一搞,也就给了那些想要搞死刘钰的恶政隐派,一个巨大的操作空间。

  即便不提他们想要搞死刘钰的捧杀手段,只说单纯的学问问题,管仲就是大顺儒学“退到哪”这个问题的一个象征性人物。

  而且,之前挂在奉祀侯府前的那块“披发左衽”的羞辱匾额,也是因管仲而引发的感叹。

  如何评价管仲,其实就可以直接影射这些年刘钰的改革。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还是相当高的。

  甚至给了一个“如其仁!如其仁!”的评价。

  孔子一般不会轻易给人“仁”的评价,纵观当时,得到这个评价的人真就不多。

  而孟子,对管仲的态度,应该说是相当低的。

  公孙丑就问过孟子,说先生如果在齐国掌权,能取得晏子、管仲那样的功绩吗?

  谷/span孟子颇为不屑,认为拿管仲和他比是对他的侮辱。齐国人口那么多、土地那么大,真要是他上去的话,以王道而统天下,“由反手尔”。这么好的基础,管仲又干了那么久,也没体现啥能力啊,谁上谁都行。

  关于管仲的评价,对于那些反对刘钰的儒生而言,一部分……指的是不是处心积虑想要捧杀刘钰的、比较低级的反对刘钰的儒生,这里面的意思,一样可以用在刘钰,或者用在大顺身上。

  这么多的人口。

  这么强的国力。

  就不过是败罗刹、收西域、征倭国、下南洋这点小功劳而已。

  若是用王道的话,统一天下,易如反掌。这哪里是功劳?

  这分明体现了刘钰等改革派的无能。

  这种隐喻,是比较低级的。

  对刘钰的伤害,几乎是零。

  皇帝根本不在意,反而不过觉得这些人也就是怀才不遇、发发牢骚,大顺也确实该反思一下怎么解决生员太多、举人太少、官缺更少的录取比例太低的问题。

  怀才不遇,自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也很正常,无需在意他们的评价。

  当然,这种评价本身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