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七九章 经验丰富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要了,重要的这种配色的消息,传播速度极快。

  市民当然喜欢看这样的戏、这样的小说、听这样的故事。

  而更专业的《民抄董宦事实》、《景船斋杂记》、《说梦》等小说,也纷纷流传,越发传奇。从一开始的七十岁老者是如何强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到后来家里恶奴如何捆绑秉持公义者的老母亲、如何扒裤子等,越发的详尽。

  事实不重要。

  重要的,这些前朝的斗争经验,被证明是有效的。

  要明白,受众是市民、是有正义感的老百姓,也是喜闻乐见下三路的老百姓。

  搞些四六骈俪的,卵用没有。

  就演戏。

  说书。

  这才是煽动舆论、掌控舆论、此时走入群众的好办法。

  松江府的这些秀才,都是老斗争员了。

  造谣。

  煽动。

  制造仇恨。

  传播。

  等等,都相当的专业,真的不需要人教。

  刘钰在阿姆斯特丹玩的那一套,这群人在万历四十三年,就玩的不稀罕玩了。

  就是人怂一点。

  当年周顺昌事件,在打死锦衣卫之前,宾朋满座,因为罪状就是个贪污,不是啥大事。

  等着真闹大了打死锦衣卫了,直接挑战皇权底线,几乎要定成“吴人皆反”罪名的时候,人情冷暖,立刻就“止三五人”还来看望了,生怕沾上关系。

  是以这些生员虽然被刘钰在江南用橡胶棍殴打过,但也并不太敢造刘钰的事,怕真的被抓,也怕刘钰把他们的退税扣了。

  但如今是对付些和他们一样等级的生员,背后还是个在他们看来肯定要衰败的盐商,那还怕啥?

  一时间,各种讽刺盐商的、讽刺扬州生员的、描绘盐户悲惨生活的各种戏剧、小说、说书,沿着盐河传的飞快。

  包括且不限于,这些儒生为了讨好盐商,是如何让自己的老婆精心打扮勾搭盐商的;那些盐户又是如何被这些人逼迫欺骗的。

  此时这里比较喜闻乐见的经典戏剧,看戏名也就知道都是啥。

  本来嘛,民间的戏剧,都不是多高雅的东西。

  本身,《和尚打‘斋’》、《小寡妇上坟》、《莺莺拭红帕》之类的东西,就层出不穷。

  这些东西,秀才们也有不少是弄个笔名,靠这个吃饭的。如今写这样的剧本、评书,那真是如同兔子啃芹菜一般简单。

  很快,在人民朴素的善恶观下。

  盐商是坏人。

  盐户不想煮盐。

  为盐商说话的就是坏人。

  这样朴素的观点,传播的飞快,每天都有说书的说新的段子。

  不过,夹在这些段子中间的,还有一些专业人士夹杂的关于政治、经济的私货。

  林敏虽然对江南的破靴阵早有耳闻,却真没想到能搞成这样。

  如今刘钰已经带兵进了城,林敏也算是彻底安心了,知道事情不会再闹大了。

  见了刘钰后,忍不住笑道:“口皆喊着仁义,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