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五一章 小麻烦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大顺如今这个吊样,现在无论是看不出来需要“救国”这个情怀的。

  既无情怀,那么投资商的唯一目的就是赚钱。

  也就注定他们不可能投资兴办学校之类的东西。

  因为他们发现,他们需要的人才,都可以雇佣到。比如有学问认字的学农学的,从新学体系里雇佣就行了。

  再比如,办学校教孩子读书?那用这笔钱,雇灾民可是更便宜。

  所以,就像是当初成立东洋贸易公司时候一样,东洋贸易公司得到了垄断权,代价是必须要履行他们的军事义务,以及帮助大顺海军训练水手。

  而这些垦荒公司,刘钰也是给他们强加了义务,或者说,是一种交换。

  刘钰保证,他们可以用极低的价格圈地,他出面把阻碍圈地的人通通摆平,如果有大规模反抗直接上军队。

  而代价,就是这些人每年需要支付总利润2%的经费,作为各项支出。

  这里面当然也包括教育。

  前期这笔钱是不用花的,后期的话,刘钰会把科学院那边拆分出来,在苏北建一所专门的农业大学,以及配套的小学教育。

  鉴于苏南已经进行了十一税改革,日后在整个江苏推行十一税改革,将国课上缴之后,地方政府手里会有几个钱的。地方政府也要出一些,尽可能把初级教育体系搭建起来。

  虽然所有的投资商都觉得,每年支出2%的利润,长久下来肯定比圈地少花的钱贵。

  但他们也知道,如果没有刘钰站台,他们这垦荒公司也根本办不起来。

  这些盐户、小农,以及背后的场商,有的是办法让他们哭。

  比如棉花成熟的时候,往棉田里点火;比如夜里焚烧雇工的工棚;比如挖断灌溉的水渠;比如拔开放海潮的堤坝。

  这些都需要杀鸡儆猴,没人给他们站台,他们会哭死的。

  当然现在距离盈利还早,暂时也不用先出这笔钱。

  既然条件早已经定下来了,这时候经营理事也只能说:“国公高见,确实,只有兴办教育,从小培养方可。”

  谷/span“董事会当初答应国公的条件,如今其实也愿意出钱,先把专业农校建起来。无非多盖几间屋子的事。”

  “还是要靠他们,改良棉种、杂配牛羊。”

  “反正,前期投资的钱不少。既然这样能够取悦国公,这点钱大家还是愿意出的。也盼着国公日后能够高抬贵手,若是经营出现了困难,急需资金周转的时候,还望国公能给支援一些低息的贷款。”

  他也明确说,一众投资商愿意出钱盖学校,就是取悦刘钰。和松江府一些豪商,在好端端的园林里弄个蒸汽机在那冒黑烟,差毬不多。

  当然肯定不可能就靠这点小取悦,就能让刘钰帮他们弄低息贷。既然刘钰支持、且要扶植一个样板,那么面上还是要做点形式的。

  对这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