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一八章 事物的两面性(下)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兴盐之一弊:取卤之法,为摊灰淋卤法。得盐之法,为草木煎煮法。

  此法,每场一面,需灰百担,方能取卤。而煮盐一锅,也需柴草数担。

  对兴盐来说,这是弊端,因为成本太高。

  但反过来看。

  取卤用的草灰、煮盐用的柴草,又都需要大量的草场林场来维持,这也证明淮南有大量的可开垦的土地。

  且每场一面,就需草灰百担,可知一个煮盐场,至少需要六百亩左右的柴草地,方能维持运转。

  阜宁等地,皆有巡草厅,官兵需要每年巡逻,保证这些煮盐的草场地不被开垦。这也使得这些草场地,经过多年的草木生长,已经不再是盐碱地了。

  这正是垦荒有利的地方。

  兴盐之二弊:盐户苦难,盐商压榨,多有逃亡者。

  盐户之苦,陛下耳聪目明,定有所知。

  仅以阜宁以南百三十里的一处盐场来说,大前年招募了750户盐户,之后水灾、盐商压榨,至今逃亡的只剩下了80户。今年又要重新招募。

  盐户之苦,实在诉说。只是既为盐户,又不能去南洋,又有巡草厅盯着不能开垦,盐商奸诈又多克扣,如何不苦?

  这些都是弊端,民日疲、心日怨。

  但反过来看。

  这些弊端,也就都成为了利处好事。

  如漕运事,最难改的,便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淮南也有十数万煮盐为生的百姓,但他们和漕工可不一样。

  漕工被取代,只有靠朝廷安排给他们提供衣食,安稳生活。

  而底层漕工之外,还有些漕工,有走私、携带之利,这些都使得他们不愿意废弃运河、断绝生路。

  即:漕工不愿意废运河,朝廷强行废之。

  可对盐户来说,他们对于去盐垦荒的态度,因为盐商压榨、天灾苦难、不得垦荒等,并不反对去盐垦荒。

  相反,他们非常支持去盐垦荒。

  即:盐户想要废盐垦荒,朝廷强行不肯。

  因为他们之前过的太苦,这些弊端,现在都是改革中的利处。

  且因为取卤、煮卤之陈旧,需要大量的草场,实际上每个盐户手里都有大量土地的使用权。

  一个盐场就需要至少六百亩草场,提供他们淋卤、煮盐所需。

  将这些草场,折算为垦荒入股之资,即便强行以一两一亩的数量折算,每人所得也有数百两。

  他们如何能不愿意去盐垦荒呢?

  既利百姓,又利社稷。

  兴盐之三弊:淮南多雨、雨热同期。

  根据科学院连续三年之测量,如阜宁,年均降水量,在二尺九寸;南通州,年降水量在三尺三寸……且每年的五、六、七三月,集中了全年降雨量的百分之六十有余。

  五六七三个月,又是淮南各地最热的时候。

  雨水集中,且雨热同期,使得地卤含量日低。

  如果雨水不集中,且雨热不同期,那么就会造成热天反盐,使得地卤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