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二五五章 有可为(三更,三更到)_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边两眼放光的望着在测试场地飞奔的那两辆DT—10PM和DT—30PM,一边求知若渴的向林鸿飞问道:他从来没想到。货运车还能用这种方法来设计,竟然用橡胶履带!承重轮居然也不是大家心中理所当然认为的钢制或者合金承重轮,而是橡胶轮胎!

  出人意料,但效果也是出人意料的好。他心中不得不为维特兹的同行们的奇思妙想而神折不已:果然是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万山特车的那些特种车辆,有些也可以借鉴一下这种设计理念吧?

  还有一辆DT—30PM,自然是放在了一边,但却并没有发动,东西本来就不多,当“标本”的,自然不能浪费。

  “没错,却是还有个DT—20,”林鸿飞点头道,“载重20吨的,同样具有全地形通过能力和两栖行动能力……”

  “那您怎么不一起弄回来?”不等林鸿飞说完,刘志东和吴荣泽就齐齐的开口责备。

  搞技龗术的嘛,总还是有点“书生意气”,和做行政的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林鸿飞自己也是搞技龗术的,自然不会因此而生气,也不在意,两手一摊,道,“我也想啊,不过咱们在俄罗斯的朋友都没有办法搞到手,我怎么办?你们不会以为这玩意儿就跟菜地里的大白菜是的,一大堆摆在那里,等着我们挑拣吧?”

  刘志东和吴荣泽就不好意思的摇头:这个问题自己倒是忽略了,听林总说,DT—10和DT—30系列履带式全地形两栖运输车是前苏联政府高度管控的全地形车辆,哪怕是到现在,整个俄罗斯政府也没有出口过一辆,老板能够搞到这三辆,还不知龗道费了多大的功夫呢。

  “虽然搞不到手,不过基本结构我倒是可以给你们说一下,”林鸿飞抬手指了下已经远去的DT—10PM和DT—30PM,道,“DT—20的基本结构和DT—10、DT—30基本一样,都是一前一后两个运输单元,两个运输单元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随时更换成人员乘坐仓、防水型物资运输仓等各种用途的任务模块,同样使用了铰接式结构,区别就是动力系统的不同和车身大小略有区别,你们看到了,DT—10的前车是3对负重轮,DT—30的前车是6对负重轮,DT—20的前车是4对负重轮,车身略窄,相信以吴工您在重型车辆方面的造诣,根据DT—10和DT—30摸索出DT—20应该不难……”

  说到这里,林鸿飞微微一顿,“吴工,让您过来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个,希望您能够将这个产品序列给补齐,形成一个从载重10吨一直到30吨的完整的车型序列,怎么样,有没有把握?”

  “林总,您能给我们多长时间?”吴荣泽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