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六国某某:“秦不过是小人得志,盗取大一统……_给秦始皇直播胡亥玩死大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秋战国那会还没有诸子百家的说法,于是天幕还贴心地为他们奉上说明。

  周之天子诸侯“”

  诸子百家“”

  其实他们有人一开始对大一统没什么感觉。

  其实他们有人一开始对“礼”也没什么感觉,甚至有人还反对“礼”,认为“礼”压制人性,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天幕站在历史下游,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将此事叙述一遍后,那些天之骄子,几乎立刻意识到出现“大一统”对于华夏有多重要。

  一旦这种意识出现,他们再去看胡亥败家“”

  这败的不止是秦这个国,也是在败他们的家啊

  谁家被烧了,让我去看看

  原来是我家啊

  孟子的眼神微妙起来“天下好不容易定于一,胡亥又让天下重新离析分崩”

  遂怒道“竖子何敢胡不遄死”

  荀子脑子里乱糟糟,只能翻来覆去说着自己的理念“四海之内若一家天下为一”

  说着说着,他突然眼角往上一提,怒道“李斯”

  他这学生心头一跳,看过去,就撞上老师荀子锐利的目光。

  李斯讪笑“老师,我”

  荀子随手执起身旁教鞭,冷笑“为师所教,你是一句不曾听到耳朵里”

  荀子教了李斯什么呢。

  他渴望“天下统一,四海一家”,在游历各国后,发现秦国最有可能达成这个目标,就教导李斯,不要只治而不讲礼治、。

  只重礼,就会造成执法不严,功不赏、过不罚的混乱。只重法,就会对民众压迫过重,使天下人神思紧绷,如惊弓之鸟。

  治国,应当礼法并重。

  但看大秦因严法覆灭,很明显,李斯根本没听进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敲打着教鞭,加重了音量“刻三百遍后,交给吾。”

  他面前这鲜嫩学生下意识皱皱鼻子,眼神微飘,但在老师严厉注视下,还是默默低头,老老实实回应“是,斯晓得了。”

  荀子一动不动地盯着李斯看,脑子里忽然有个想法,唇角便微微翘起。

  让李斯来不太稳妥,他有前车之鉴,不如吾亲自入秦这“大一统”,该有吾一份心血。

  学生李斯苦逼兮兮刻着“水舟之说”时,并不知道自己老师已经包袱款款,打算放弃他,自己去帮助秦国实行礼法并重,让这个大一统能延续下去了。

  同样也有人不服。

  秦末。

  此时正是项羽大封天下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之时。

  项羽受不住帐内压抑的气氛,不大自在地说“秦之亡已说明郡县制无法维稳帝国,分封才是正道。尔等莫慌,大一统之势怎会因区区分封而消亡诸国纷争数百年,最终不还是大一统了”

  诸侯心中有紧张,有犹豫,有恐惧,然而更多的是绝不能承认分封有错的决然。

  分封若错了,他们去哪当王,从哪拿取地位与利益。

  于是纷纷附和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