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章 前后山_别青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崔夫人含泪看着眼前的少年。八年不见,他早已褪去从前的懵懂与稚气,已然出落成竹瘦松坚的少年郎。

  多年的颠沛与辛劳,将他打磨得更加坚韧内敛,如同顽石在水流的冲刷下,经年后透出温润的光泽。

  “真好,真好。”她情难自抑地哽咽,眼睛几乎离不开他。

  晏决明感到一股奇异的温暖,有些尴尬,却又让他的心头烫烫的。

  “表兄,你还没见过我吧,我叫孟绍文。”旁边的男孩突然出声,笑吟吟地看着他。

  崔夫人平复了下心情,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转身将孟绍文拉到身边:“小时候你表弟身子不好,我便没带他来过侯府。你还记得姨母与你说过的孟家表弟吧?”

  晏决明朝孟绍文点点头,有些迟疑地对崔夫人说:“其实,五岁前的事我都记不得了。”

  崔夫人表情一滞,晏决明忙开口:“……姨母、表弟,不如我们进去说吧。”

  三人坐进内室,下人们奉上茶点,乖觉地关门离去。崔夫人急不可耐地发问:“这些年究竟发生什么了?”

  她拉过他的手,语气坚定:“别怕,你跟姨母说实话。”

  那双与他相似的眼睛疼惜地望着他,眼含泪光,却充满了温柔而笃定的力量。

  在这样一双眼睛的凝视下,他莫名感到了难过和委屈。

  他磕磕绊绊地开口:“那年除夕……”

  他断断续续讲了那些从人贩子手中逃脱的碎片记忆。沉默良久,又提起他在溧安的生活。从独自求生,讲到那年冬天,他将程荀带回破庙。

  在崔夫人如海般宁静包容的视线下,他没有将那之后的事一笔带过。

  那些藏在他心中许久的回忆,那些无人愿意聆听的往事,那些被侯府视作耻辱的过去,终于得见天日。

  他坐在雕梁画栋的金屋中,诉说着他和程荀在破旧庙宇里的年年岁岁。

  中途,数度哽咽。

  说出口,他才恍然,原来她陪自己吃了那么多苦。

  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幼童,躲在不为人知的深山角落时,熬过不知多少次饥寒交迫;去城中求人找帮工时,又受了不知多少次冷眼和嘲讽。

  刚摸索着学竹编时,他们去城里捡人家丢弃的破竹篮回家研究。竹篾又尖又细,不知道多少次扎进指甲缝里,直到扎得满手找不到一块好皮,两人才学会。

  去山林中打猎时,为了追猎物,不知道多少次从山间湿滑的坡道上滚下来,跌得满身是伤。若是能猎到野货便算了,多的是带着一身伤空手而归的时候。

  原来吃过那么多苦头。

  为什么那些年却不觉得辛苦呢?

  他茫然地想,或许是因为,一抬头就能看到对方吧。

  那时,就算潦倒到只能去山中挖野菜吃,两人也有闲情摘一把野花,回家放进竹筒里。

  日子艰难,两个人拉着手一路苦中作乐,竟也不觉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