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神道之秘_聊斋:神道之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州府隶属江南地域,笔墨文化昌盛,士子成群,文人结社,一年到头,各种茶谈文会数不胜数。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当人多了,聚在一起,自会生出竞争比斗之心,要一较高下。

  于是斗诗比词,射覆行令,抢风头,夺声名,不亦乐乎。

  诗词歌赋,乃是各有特点的文体,可咏志、可抒情、可直抒胸臆等。只是近年来,随着王朝风气的骄纵,各种文风也跟着奢靡起来,华而不实,充满了夸夸其谈,各种无病呻吟……

  这些文坛的潮流动态,都是杜元亭上课教学时,间或穿插着说出来的。

  听得出来,对于靡靡文风,杜夫子颇为看不过眼,持批评的态度,他是很坚定的提倡“文以载道”的那一派。

  可没用,独木难支,挡不住那滚滚浊流。

  ……

  八月十五,今天中秋。

  团圆佳节,府城内弥漫着一种欢庆的气氛。

  但这与陈铮无关,他孤家寡人,跟谁团圆去?

  陈稚平在城外,跟着王道长忙于做法事,这几天都不知道在哪里做事呢。

  至于别的人……

  阿婆他们俱已葬进黄土里了。

  斯人已逝,在这日子,该上坟祭祀。

  陈铮便买了香火纸钱,三牲祭品等,用个篮子装着,大步出城,来到分界山上。

  四个略显简陋的坟堆排列开来,坟前皆无墓碑。

  他不是第一次上坟,程序流程都做惯了,先拔掉杂草,清理些落叶等,然后摆上供品、焚香、烧纸钱元宝。

  烧香之际,嘴里喃喃说着,不是祷告,更像是倾述说话,拉家常。

  主要说的,就是向阿婆他们汇报一下自己的近况,包括拜师求学的那些事。

  陈铮觉得,阿婆听到了,肯定会很开心。

  在这个有着超凡力量的世界里,九泉之下,即为“神道”。

  神道者,向死而生,种种玄妙,莫可名状,故曰:大观在上,以神道设教,天下服矣。

  相比之下,人生前的规矩礼仪,都未必比得过死后。墓葬文化,博大精深,极为繁琐讲究,一套一套的。

  而古往今来,诸多帝王,他们还在位时,便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始给自己物色选址,构造营建庞大华贵的皇陵。

  到了今朝,六年前延康帝刚登基,便下旨发令,大兴土木,建造墓宫,全名为“孝天升仙无垢宫”,拜方外高人为国师,搜刮天下奇珍异宝,召集世间能工巧匠,花费不知凡几。

  开建整整六年,据说现在只是刚刚挖好了地宫而已,按照工期,起码还得建五十年之久。

  举全国之力,建一人皇陵。

  如此穷奢极侈,导致横征暴敛,乱象丛生,出现了诸多问题。

  陈铮为平头百姓人家,先人的坟墓自然没有那般的铺张讲究,就是一抔黄土罢了。

  有时候他在想,人死后进入的神道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是不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