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7章 考察浦东_重生1990:我有三根金手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换个地方看看。”方柏撇下嘴,挥挥手让大家上车离开。

  看着眼热,但没资金,那很痛苦。

  众人上车后,方柏让李啸龙朝东面方向的沙县驶去。

  此时的浦东正处于开放开发的前夕,很少有高楼大厦。

  1990年4月18日,国家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提出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申城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浦东新区即将成立。

  两年后,也就是1992年时,沙县划入申城市,改名为浦东新区。

  此时的沙县很像如今西部偏远地区的县城,电线杆上贴满了小广告,居民区房屋比较破旧。

  一位姓郑的港人在1993年在申城买了一块地,囤地20年不开发,后来卖掉赚了79亿。

  可惜,他没做房地产,要不赚的更多。

  虽然买卖土地都有规定,必须在多少时间内就开工建设。

  不过上有计策下有对策,比如说李加诚就有不少楼盘就一直处于开工中,但是建设速度却非常慢。

  他当初的想法是,先在沙县这边圈一块地用来建厂,十几年后,当地ZF肯定要求搬走浦东新区的所有工厂,征地价可不低,相当于赚一笔地价。

  但是,如今在沙县建厂,由于交通不便,用电困难,配套链离工厂远,员工生活也不便,对工厂来说根本不是一个好位置。

  另外,方柏从学校到沙县,通勤不方便。

  综合来说,目前并不适合在沙县那边建厂,还不如在交大附近建厂。

  如今沙县就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几乎没有产业基础,就算在这片土地上规划出一座伊甸园,各种不便捷,一切都白搭。

  而且,工厂建设需要时间,而且还是在交通不便的沙县,方柏不可能等一年后才搞。

  所以,他想出一个方案:在沙县购置土地,慢慢开发;

  同时,在交大附近租赁一个厂房,加快投资。

  1992年后,随着浦东地区的开发,大量资本涌入这里,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而此时,沙县的工厂也可以建立了,时间也快到了1993年,交通便利了,再搬工厂。

  圈地不是目的,只是顺手而为,多赚笔钱而已。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