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223(二更+39w营养液加更) 建……_[三国]你管这叫谋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司马……

  这个职位在如今有些特别。

  西汉年间的大司马,诸如在大将军、骠骑将军前加号的那样,只是个加官而已,用来体现将军职位的特殊,并不同时具备当政的权利。

  直到霍光执政的时期,才出现了将“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作为兼行政事的官职,后列三公之一,等同于汉初的丞相。

  到了东汉又是另外一种情况。

  大司马从原本的内辅之臣转向了军事职务,置于大将军上,后又改大司马为太尉,往后便再无这个职务了。

  直到董卓篡政时期,才重新将大司马这个职位启用,将其定性为地位在三公之上,以示为权臣。

  准确的说,在如今,这是一个既在三公之上,也在大将军之上的位置。①

  乔琰朝着戏志才问道:“拿下这个职位不会有篡权之嫌吗?”

  自大司马被赋予了内政权柄之后,担任这个位置的好像大多不是“正经臣子”。

  比如说“政事一决”的霍光,比如“政事大小皆自凤出”的王凤,比如干脆篡汉的王莽。

  戏志才回问道:“难道会有人觉得,刘幽州原本有什么不臣之心吗?”

  乔琰心中思忖,觉得这话说得倒也没错。

  虽说大司马这个官职多有“富贵之极,人臣无一”的说法,但巧的是,在董卓将这个官职重新启用的时候,并没有将它加在自己的头上,而是为了谋求一个勉强应付得过去的好名声,把它给了刘虞。

  换句话说,如果有人觉得乔琰拿这个位置是有僭越之心,建议先讨论一下,刘虞在被赶鸭子上架之前,是不是也有什么不臣念想。

  戏志才接着说道:“反倒是大将军这个位置,还是多为外戚所掌,且连续几任大将军都并未得到善终,也多与天子有些龃龉,与其去拿这个位置,还不如选大司马。”

  既要做权臣之冠,有迎立天子之荣,何妨更进一步!

  所谓“任周召之职,拥天下之枢”,在她手握平定凉并、扫荡关中的战绩后,确实可以争一争这个权柄了!

  也正如戏志才所说,在东汉的大将军屡屡凌慑皇权的事实面前,取大司马的位置既可以说是进,也可以说是退,且在手执大义上更显体面。

  或许唯独需要考虑的,也只是一点。

  历任三公大多经过了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升迁履历,才最终成为太尉、司徒、司空之一。

  乔琰还未满一十,就坐上这位置,难免要为人所诟病。

  可同样很应当感激董卓的是,他不止重启了大司马这个位置,还提供了若干个快速升迁到三公位置的标准范本。

  比如说黄琬。

  他在党锢之祸后才开始走为官之路,和乔琰被敕封为乐平侯,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发生的事情,但他在两年前就被董卓提拔到了三公的位置上。

  换句话说,他从做官到任职三公,只用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