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4 184(28w营养液加更) 李傕之念……_[三国]你管这叫谋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些人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些人却是老则老矣又奈其何。

  董卓显然属于后者。

  对李傕这等早早追随于董卓的人来说,他这种变化尤其可悲。

  他早年间从凉州的一方豪强投身军伍,靠着日益扩张的势力去争取更高的位置,直到有机会去碰一碰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方,又抓住时机一举得手。

  那时候的董卓野心和眼光一样不缺。

  当他们在洛阳横行无忌的时候,李傕无比庆幸自己选择了追随董卓。

  可现在呢?

  他有些恍惚地听着董卓说,以乔琰用兵的习惯,她不可能会放任自己的后方存在这样的空虚,让他们有这样的可乘之机。

  而以她习惯于开春动兵的惯例,谁也无法保证他们这边出兵的同时,乔琰会不会也同时进军长安。

  若真如此,他们的后路就被彻底斩断了,连原本的中策下策两条退路都将会不复存在。

  从理论上来说,这话也有那么一点依据。

  中平五年春,乔琰出兵塞外进击鲜卑王庭。

  中平六年春,她为了确保鲜卑不再进犯,加深其对大汉的敬畏,再度出兵。

  光熹二年春,她出兵高平城,屠钟羌八千。

  在光熹三年的春天,她确实有不小的概率继续出兵作战。

  可李傕虽然没在董卓进入洛阳的时候,就在他的手底下谋取到一个中郎将的位置,论起对董卓的了解,他丝毫也不比旁人要少。

  董卓到底是因为对局势的明确判断才选择不在此时进军,还是因为不敢作战而选择畏缩不前,他看得清清楚楚。

  李傕心头生寒。

  董卓这个处于领头地位的人都是这个样子了,那他们这些跟随他的人该当怎么办?

  跟着他一起等到乔琰的势力越发强盛,直到将他们围杀在长安吗?

  还是继续往南逃窜,进入益州和荆州的地界?

  若李傕是那种小富即安的性格,他或许会接受于这种安排。

  但在董卓身边可用之人在洛阳一战中死伤大半,也将他从校尉提拔上来后,他就有些不满于此了。

  董卓这种老之将至的状态,和周遭富贵却冷寂的环境,无疑加剧了他这种心态上的变化。

  他虽没在应对董卓的时候,将这种烦躁的情绪表达出来,可当他回到高陵驻守之地后,他的脸色就立刻垮了下来。

  “相国想要等,他的对手又不会让他这么安稳得等下去,你说这算是个什么情况!”

  “我看相国再不做出决定,我们要么就把行囊收拾好,随时准备离开,要么就直接给自己准备寿衣吧!”

  一旁的李傕妻子大惊失色,“这是何意?”

  她早先还觉得长安这边的戍守稳如泰山。

  董卓最终还是没按照贾诩所说的,将这些地方的守军轮转起来,所以依然是李傕镇守高陵泾水河口,他的外甥胡封驻扎在淳化的安排。

  在这一年半有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