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3章 变天了_大明:我为天下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终形成了向皇帝无限集权的现状,还有三纲五常这样的道德束缚,很少有人能跳出历史的框架思考这天下本身的对错。

  直到许良一句“民赋皇权”,一时间惊醒不知道多少人。

  与往常的思想变革通常只停留在士大夫阶层大不相同,这一次许良掀起的思想风暴的波及范围却要广泛的多。

  这二十多年里,大量新兴的商人阶层在认识到这句话之后,他们都是忍不住开始去思考那禁忌的东西,或许自己也能要求更多的权利,自己的应该就是属于自己的,而不该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人。

  商人阶层或许物质生活优于普通百姓,但社会地位和评价却从来都是最低的,这种不平衡必然引起他们的不甘,即便现在没有民重君轻的口号,迟早他们也会自发开始主张人人平等,开始谋求更多的社会权利。

  无论是曹端的民重,还是许良的君轻,无疑都击中了这些人的心坎。

  只有那些最普通的老百姓,他们哪怕从子女嘴里知道了所谓民赋皇权的东西,也是稀里糊涂的继续过着日子,管他这赋那赋,那不还是皇帝嘛,自己不还是得磕头嘛

  《青山对话》发布初时那诡异气氛,最终结束在下一期的自然科学期刊。

  民赋皇权说到底,终究只是一个口号和纲领,这对话内容也不过只是短短篇幅,许良只不过是借此先把口号喊出去,至于要如何让这个口号具备现实意义,这还需要对它进行更详细和具体的阐述。

  于是,从下一期自然科学期刊开始,一个名为《社会契约论》的著作开始连载起来,至于该书的作者,自然就是许良。

  这本著作内容其实只是借用历史上的名字,其中内容却完全不同,这是许良基于大明之现状,提出的社会主张,而也就是在这里面,许良第一次提出了制宪!

  旧有的君主朝廷百姓的社会关系,全然被许良否定,他用新的表述,把百姓和天命的概念绑定起来。

  基于社会契约,百姓向君主缴纳赋税,君主组建朝廷行使管理义务,然而君主的权利由百姓赋予,社会管理的底层原则,应当尊重一切百姓的基本权利。

  国家亦要以制宪的形式明确百姓的基本权利,明确君主和朝廷的权力范围和应有之责任。

  这是整个社会契约论的大纲,许良后续只需要继续探讨论述百姓君主朝廷各自具体的权力义务,就可以完成整部著作,从而为新的时代的政事构筑提供理论基础。

  如果说《青山对话》只是让世人吓了一跳,那么当许良再度连载一期对前者进行阐述的时候,他带给世人的就是深思了。

  或许是皇权对这接连两次挑衅的沉默让世人多了几分勇气,又或者是许良这个名字给了他们底气,慢慢的,世人对这个事情的态度就从讳莫如深变成了偷偷摸摸,又从偷偷摸摸变成小圈子议论。

  而当人们跨越了原本的禁忌之后,那天然的敬畏也就会慢慢消散减弱。

  其实,好像从民赋皇权这句话现世的那一刻起,一直在皇权身上的神圣光环,就已经开始消散了。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