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2章 告一段落_大明:我为天下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良一样逃不掉这个责任,眼下无非是把这个责任明确出来了而已。

  正如黄子澄所说,变法改革乃是许良之主张,成则得其功,败则究其身。

  旧党要听这个表态,那就表态出来,大家相互妥协一些,事情也就能办下去了,这正是吵架的意义所在,只不过到最后许良也还是把裁决的权力归于朱标身上,如果哪天朱标改换了立场,那这个庙堂也确实没有再留下去的必要。

  而对于黄子澄他们而言,只是逼着许良做出这个轻飘飘的表态似乎没什么意义,但名义实际上非常重要,以后新法出现任何问题,他们都能以此不断逼迫许良请辞,一次两次不行,八次十次总能成功。

  只要把许良挤出了庙堂,那变法党也就不成气候了,所有人都清楚许良才是改革变法的灵魂人物,没了许良即便是皇帝再想继续下去,恐怕也要畏手畏脚,杨士奇杨荣他们虽然也是顶尖人材,但在革新这个事情上远远不及许良那么让人放心。

  什么时候许良离开权力中心了,那也就是大势逆转的时候了,现在黄子澄他们还看不到这个时机,但等下去总有回报。

  争论到了这里也就差不多了,随后倒是杨士奇杨荣也站出来声援辩护,为这次的廷议做最后的收尾。

  朱标眼见吵得差不多了,双方相互妥协了一些多少都有了交代,自己也就可以出来盖棺定论。

  皇帝只需要履行好自己裁判的责任,当争吵过程与自己预想的情况不同时,那就出来拉偏架,当这个过程与符合自己的观念,那就最后以公正的姿态做最终的决定,这一套他已经非常熟练了。

  “好了,你们两方大臣之看法都很有道理,但全面变法仍需要慎重,该如何去做待之后朕与内阁诸多阁臣再做讨论,今日廷议到此为止,此事暂且不论!”

  随着朱标站出来盖棺定论,下边的两班大臣也就偃旗息鼓了,只不过双方的火药味仍然十分浓厚。

  倒是许良回到班列的时候多看了一眼旧党那边,这让旧党官员都是心里一突,他们都能预感到自己以后恐怕日子不好过了,以前面对杨士奇杨荣他们尚且能够分庭抗礼,但如今有许良这个百官之首在上面压着,日子只会更加难过。

  他们都是忍不住看向了黄子澄,今日黄子澄和许良针尖对麦芒固然是痛快了,但后面如何收场才是大问题。

  这位许尚书可不是人畜无害的兔子,黄子澄以后能否顶得住对方的压力呢?

  廷议虽然告一段落,但是未来的朝堂局势随着许良的高调归来,真的要风云变幻,尤其是朱标还专门把黄子澄和许良都塞进去内阁,以后黄子澄在内阁孤军奋战,这真的太考验他的朝堂智慧了。

  而朝会最后的插曲,则是遥远的奥斯曼使臣塞尔吉拜见大明皇帝朱标,并且递交国书,双方正式建立起基础的外政关系。

  至于双方这关系最终能走多远,就要看许良和塞尔吉谈妥的事情能不能得到朱标的点头了,不过这事儿自然不会拿到台面上说,届时自然会有鸿胪寺官员得到朱标授意专门去扯皮。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