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6章 摇钱树_大明:我为天下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6章摇钱树

  看到杨士奇统计上来的数字,许良高兴的一拍桌子:“花这么多心思总算不是白费的,工人们至少能看明白好坏,能近八成的人愿意留下来,已经大大出乎本官的意料。”

  杨士奇也呵呵笑起来:“是啊,老百姓们虽然见识不那么多,但从来都是精明的,以工地提供的稳定生活环境,这确实要比回家种田更加充满诱惑,如果我是工人我也会这么选择。”

  许良笑着点头道:“要走的工人们也不要亏待了他们,他们兑换的家当如果带不走,你让市场帮助他们进行折算换成钱财交给他们,咱们是衙门不能让老百姓吃亏。”

  杨士奇连忙拿出炭笔,在自己的记事本上把这个记下,随后才道:“如此一来咱们工地就有一批稳定的工人,不用太担心人力问题了。”

  这个事情算是建都衙门最担心的一个事情了,如果走的人太多了,一时之间衙门就不好再度征发徭役了,整个工期进度都要受到影响。

  如今结果尚好,他们当然也能送上一口气,以留下的稳定工人群体为基础,再面向社会进行招工,基本可以维持人力的充足。

  而且这几个月以来工地工厂的建设成果也十分乐观,一切都按照许良的规划在发展,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

  杨士奇更是对新城一点一滴建设发展而感到震惊,现在新城初步的面貌已经有了一点基调了,杨士奇很明显的感觉到这个新城和旧有的一切城市都完全不同。

  合理,大气,标准,精确,新颖,严格是他对这个初现峥嵘的新城所有的感受。

  宏观上,许良对区域划分,道路贵和,甚至是下水道都追求尽可能的大,宽,长,要的就是一个大空间感,很多时候都让杨士奇觉得很浪费,毕竟追求这些就意味着成本的飙升,而且实际上这些空间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

  杨士奇并不知道许良之所以这般追求,那是因为许良知道工业化之后,以华夏未来的人口增量,很快神州大地就会越来越拥挤,追求大城市也算是未雨绸缪了,现在打好底子,总好过以后再度翻修扩建。

  而在微观上,整个城市的建设每一个砖头,每一个瓦片都要求精确的规格,这样的严格要求贯彻到了每一个角落。

  整个工地庞大的工人群体,在许良的整体规划以及严格的各项生产制度之下,充分发挥着自己的劳动能力,一点一滴的创造出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城市。

  “现在人力问题不用担心了,但是按照咱们目前的建设方式,恐怕物资消耗快要跟不上了。”杨士奇合起本子,说起了自己最担心的后勤问题。

  户部的物资钱财拨付那是有限的,而且是分阶段给,几年的物资消耗户部也没法一下子全掏出来。

  而现在许良的规划建设虽然很高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