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0章 苏良新作《论三不足说》,王安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石之事,以平朝堂官员与民间书生的愤怨之声。

  但赵祯称,他已派皇城司彻查此事,待调查清楚后再议。

  文彦博、夏竦等都有些懵。

  王安石说出此话时,有多人见证,根本无须查。

  夏竦再上奏疏,并弹劾台谏无人上谏,是为失职包庇,但却被赵祯直接压了下来。

  这一刻,变法司众人依照苏良的要求都未发言。

  而台谏无人发声,则是赵祯不让他们发声。

  近午时。

  苏良新作《论三不足说》,在汴京城的茶楼酒肆快速传播了起来。

  苏良此文,力挺王安石,且对三不足说提供了诸多论据。

  “天道远,人道迩,不可盲目信天而忘却人道,可修人事以应天,修政以救灾,却不可因灾而废正事。”

  “太祖、太宗、先帝,数次修敕法令,若法恒定,子孙世世代代守之即可,何须屡屡改之,法须应时而立……”

  “若行事皆合义理,又何须顾恤人言。商鞅道: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变法之期,凡富国富民之策,皆可行之……”

  ……

  苏良这篇文,乃是站在变法的角度,诠释了王安石讲述此话的初衷。

  这篇文不是让士大夫官员们看的,也不是让那些固执的书生士子看的,而是让汴京城的大多数百姓看的。

  全宋变法,维护了他们的利益。

  而王安石说出此话,更是为了巩固他们的利益。

  不到半日,便有百姓开始为王安石说话了。

  这就是苏良的目的。

  将事情闹大,将百姓的声音放大。

  将王安石说此话的初衷建立在全宋变法之上。

  而后他再参与进去,尽可能减少此话造成的负面影响。

  当然。

  也有一些人看到这篇《论三不足说》时,则是甚为不满。

  “狡辩,诡辩,苏良完全就是为了救下王安石而胡说八道!”

  “刘兄,咱们可速速上奏弹劾苏良,这乃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真以为自己是大宋第一宠臣,竟然敢来趟这趟浑水,为所欲为!”

  “苏良意在裹挟民意,不可让其得逞,王安石犯下如此大错,官家不可能为了苏良而保他!”

  ……

  一时间,苏良也被一众朝臣弹劾。

  相对于搞掉王安石,很多臣子更愿意看到苏良下台或外放。

  但苏良有官家撑腰,且句句有理有据,并不惧这种弹劾。

  王安石通过家人看到苏良的文章后,不由得激动地两眼噙泪,喃喃道:“景明,吾知己也!”

  官员弹劾,书生咒骂,对苏良并没有太大影响。

  此刻,苏良正在市易务衙门看着泥瓦匠修墙、修门。

  门外的罢市的商人、罢工的工人全都离开了。

  不过,是被动离开。

  工人们数日无事,都快急疯了。

  曹佾命人告知这些工人,南郊市集急缺力工,日酬高于这些商人给出的两倍。

  工人们一涌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