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RB崩盘始末_重生香港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济,美国开始对rb动手,1983年对日摩托车征收45%的重税。

  1985年促使rb增加进口美国农产品,1987年对rb电视和电脑征收重税,1984年美国开始推动rb金融自由化。

  美国牵头rb、英国、法国和西德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广场协议》后,各国开始抛美元,自家货币相对升值,日元开始升值,在1985-1988这三年里,日元汇率翻了一番。

  《广场协议》后,rb继续高举金融自由化的大旗,拥抱境外资金,同时为防止《广场协议》造成的日元升值打击rb经济竞争力,奉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继续做大社会信贷。

  银行甚至求着机构和个人贷款,你要1个亿,我给你放1.2个亿,就是为了完成今年的信贷配额,但这时钱已经很难进入实体经济了。

  信贷流动性,加上rb国内的热钱,再加上国际上的热钱,全部一头扎进楼市和股市。

  rb央行在1985年至1987年,为了持续刺激经济,连续5次下调基准利率,从5%降至2.5%,本来就资金过热的市场上又出现了巨量流动性。

  此后1987年4月,rb政府推行【税制改革】,就是对居民和法人减征约5兆日元的税收,1987年5月,再次减税1万亿并追加5万亿的公共事业投。

  这一系列操作让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资金更加充裕,流动性爆炸,根据rb统计局的数据,广义货币供应量年增长率动辄超过10%,过剩的流动性导致泡沫越吹越大。

  在一年半之后,rb政府似乎意识到过热的风险,开始反向操作,简单粗暴,央行选择自杀式加息来抑制经济过热。

  利率提升个0.5%市场就得骂上好久,但rb在几个月内将基准利率从2.5%提高到6%。

  急剧收紧的货币政策导致市场上流动性迅速下降,暂且叫它流动性消失术,这就像一个正在百米冲刺的运动员突然把他嘴捂住不让他呼吸,这个巨大的经济泡沫被瞬间刺破。

  rb经济从1989年12月的高点开始下跌,几十天跌了20%。

  市场的变天引发恐惧,大家开始恐慌性抛盘,虽然有人试图抄底,但股市回调了一点之后以更快的速度断崖式下跌,十个月的时间跌了50%。

  经济损失都没法用亿这个单位了,得用兆,这段时间股市蒸发270兆日元,黑暗彻底笼罩rb金融市场,扼住了每个投资者的咽喉。

  很多加了杠杆或者借钱炒股的人一夜之间沦为千万负翁,不堪重负之下,无数人选择跑路、自杀。

  随着金融资产的贬值,各类金融机构为避免损失,要求借款人追加担保或者还款,结果大家为了填窟窿又开始拆东墙补西墙,导致几个市场的恐慌性卖盘增加,加剧下跌。

  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rb人都被动成了空头,除了抛售,没有其他选择,资本市场进一步崩盘,各路国际资本不计代价的卖出日元资产,逃离rb。

  所有人都在抛盘,rb资本市场彻底沦为绞肉机,尸横遍野。

  再看房地产市场,1990年3月政府发布了《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收紧房地产信贷。

  这个政策标志着停止对房地产市场的输血,市场风向的变动导致出现大量卖盘,卖家降价抛售,卖不出去就继续降价。

  新房从原来的抢购到现在的无人问津,根据rb统计局数据,可以看出,首都圈新建公寓销售金额自1991年变脸,两年跌了1/3。

  。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