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3.送礼_李代桃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像话,影响实在太不好。于是果断地下令日后再有登门送礼者皆以行贿罪论处,此令盖了鲜红的刺史大印,公开地张贴在了韶州的城门、码头和官署大堂门前,惹来民众一片叫好声。

  州衙是不能进了,可礼还得送,这可急煞了进城送礼的各县官员们。仁化县捕头张罗就是其中的一个,礼送不进去,差事没法交代,这个年难不成要在韶州大街上过了?

  他急的团团转之际,忽得“高人”指点让他去找新任参军事杨赞。张罗把大腿一拍,自责道:“我真是越活越糊涂了,杨参军是常刺史的心腹亲信,把礼送给他还不等于就是送给了常思云,这个道理我怎么都没想到呢?”

  打听了杨赞住处,张罗就颠颠地跑了过来,一看,霍,杨宅门前车水马龙,热闹的跟菜市场似的。一看都是熟面孔,大家彼此见了面不免都有些尴尬。

  有人就打着哈哈说:“杨参军来咱们韶州才几个月就为百姓除了一大害,人家身为公卿子弟,生活却如此简朴,至今还要赁房居住。啧啧,真是为官清廉。实在乃是我等的表率,抽这个空子咱们过来拜望一下不算过分吧。”

  立刻就有人回应过不过分。

  又有人为自己辩解说:“我听说,前阵子杨参军因为忙于公务,没有照顾好身体,竟患上了风寒,咱们作为同僚理应上门来看望。登门看望带些礼品不算过分吧。”

  众人皆附和说不过分,空着手来才过分呢。

  有了这个托辞,大伙送礼进来时个个理直气壮,杨宅前后院礼品堆积如山。

  平山子杨赞更是忙的脚不沾地,连口热水也轮不上喝,张罗见了李煦,刚寒暄两句,李煦便主动问道:“去常使君那碰了钉子了吧?常使君是明如镜清如水的大清官,岂能做有违君子道德之事呢,心意放在我这,兄弟我会择机上达的。啊,你们放心,常使君虽然是我朝少有的清廉之士,却并非是迂腐之人,各位的心意都记在心上呢。”

  说罢让李十三取了回帖给张罗,张罗一看那回帖大喜过望,却原来是常思云府上的,有了这个回去,自己就无须费口舌向李复解释什么了。于是千恩万谢地拜辞而去。

  纷纷扰扰忙了一天后,傍晚时分,常思云的胞弟常思滑青衣小帽,背着双手从后门进了杨宅,他是来和李煦一起盘点各方敬送的礼品的,贵重的挑拣出来,连夜运入刺史府,一般的礼品则运到常思滑宅中,日后设法变卖套现。

  这一天因为收到了两幅上品名画,所以常思滑决定亲自去一趟刺史府。

  常思滑虽然是常思云的胞弟,两个人并不亲密,常思云对这个一字不识的弟弟向来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完全是当做下人在使唤,跟他说话时尖酸刻薄,没一点好声色。

  常思滑对自己的这位胞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