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991章 论五、六、九本书如何统治数个王朝_北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能立下根基。”

  苏洵一直皱着眉头沉默不语。

  寇季郑重的提醒道:“大宋想要强盛,光重视儒学可不行。我大宋兵锋之胜,非儒学之功,乃是工学、兵学、农学,甚至还有经济学等多个学说的功劳。

  儒学告诉我们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儒学并没有办法让我们战胜敌人。

  战场上,你跟敌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你得跟敌人动拳头。

  谁拳头大,谁才有资格讲道理。

  治理地方,你也没办法光凭讲道理就能治理地方。

  你得先带着百姓致富,等百姓吃饱了肚子,有了钱财学学问,懂了学问,能听懂道理的时候,你才能跟百姓讲道理。

  如今儒学一家独大,其他学说基本上不见踪影。

  这如何能成?

  久而久之,朝野上下有能耐的人,只有一张嘴皮子,只有一副七窍玲珑心,除了耍耍嘴皮子,动一动心眼,还能做什么?

  碰到一个不讲理的对手,屁用都不顶。

  你也是在辽地当过官的,你应该明白,辽地的罪籍没人给你讲道理。”

  苏洵听到了此处,终于开口了,他沉声道:“学生不愿意冒名著书,学生只能将书发给下属,让他们去著。”

  寇季叹了口气,道:“罢了……我也不强迫你……只要你能帮忙将学问传播出去,你就算是为大宋尽心了。”

  苏洵拱了拱手,离开了寇季的书房。

  没过多久以后,包拯、欧阳修、范仲淹等人都相继来访。

  除了包拯和范仲淹在寇季劝说下,选择了大无畏的为大宋牺牲了名声外,剩下的人都不愿意再多著书。

  寇季也没有强迫他们,只是让他们将著书的差事交给了下官。

  他们也都纷纷应允了。

  随后,著书的事情就由朝廷重臣,变成了身居要职的官员。

  总之,在寇季催动下,著书成为了一个时尚。

  只要是个人,只要想写书,就能写。

  唯一的区别就是。

  寇季主导下著的书,会被刊印成册,会刊登一部分在大宋书报上,还会被录入到天圣馆藏书楼。

  其他人私自著的书,就没有这个待遇。

  寇季之所以如此急切的著书,也是为了借东风宣扬新学问。

  唐时,有玄奘法师赴天竺,取得经书,一时间名声打造。

  为此还特地筑造了一座大雁塔,供玄奘法师翻译经书。

  如今格格巫答应寇季的书籍,已经从巴格达运送到了黑汗国。

  书籍的数量足有百万册。

  运送书籍的人足足有三万余人。

  队伍行进的时候浩浩荡荡绵延了十数里。

  如此庞大的藏书,不可能像是上一次一样悄无声息的运送到汴京城。

  格格巫没有帮寇季遮遮掩掩的意思。

  寇季也觉得没有必要再遮掩这些书籍的存在。

  开眼看世界。

  寇季必须让大宋所有人都明白,在这片土地上不只有大宋一个辉煌的文明。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