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791章 朝廷命官不是青皮混混!_北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情搬到朝堂上说,必有谋划。

  三人猜测,赵祯和寇季大概是想动一动类似的官制,想将官员们动不动就挂印而去的恶习,彻底扼杀。

  此事对他们三人没有半点影响。

  因为以他们三人的身份,想要离开朝堂,必须要奏请赵祯恩准。

  真正会受到影响的,是那些官职相对而言比较低的文臣。

  此事对大宋而言,也算是一项善政。

  吕夷简三人考虑了一番以后,觉得可以答应。

  所以吕夷简三人再听到了赵祯发问以后,齐齐出声道:“一切由官家做主!”

  吕夷简三人果断将此事的决断权交给了赵祯。

  赵祯闻言,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环视众臣道:“朕以为,寇枢密言之有理。地方知县,以及地方其他官员,乃是牧民之官。是我大宋治理地方最底层的官员,也是我大宋最重要的一批官员。

  太祖在位的时候,十分看重牧民之官。

  每一个牧民之官,太祖都会亲自过问,亲自挑选。

  由此可见牧民之官的重要性。

  如此重要的官职,容不下那些动不动就挂印而去的官。

  更容不下那些犯了错以后,挂印而去,以此避祸的官。”

  说到此处,赵祯顿了一下,继续道:“祥符县知县闫仁义,纵匪行凶,擅离职守,目无朝廷,目无君上。自今日起,罢黜其祥符县知县的身份,押解回京,秋后问斩。

  一应家财,尽数抄没。

  朝廷追赠其先祖的封赏,一并追回。”

  赵祯对闫仁义的惩处,不可谓不重。

  但百官们没有一个为闫仁义伸张的。

  “此事就交给刑部……”

  赵祯瞥了刑部尚书一眼,淡淡的说了一句。

  刑部尚书赶忙出班,答应了一声。

  寇季在赵祯处置完了闫仁义以后,再次出班,道:“启奏官家,臣以为,光处置一个闫仁义是远远不够的。地方衙门的牧民之官,动不动就挂印而去,对地方百姓的生计影响极大,对朝廷的威信,以及朝廷对地方的治理,危害也十分大。

  所以臣以为,朝廷当推行一些约束的政令,约束地方官员不告知朝廷,就挂印而去之举。”

  百官们听完了寇季的话,略微愣了一下。

  赵祯在百官们发愣的时候,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爱卿言之有理……一个闫仁义挂印而去,害的祥符县一千多百姓。若是出现十个、百个闫仁义,那朕的江山就没办法治理了。

  挂印而去的事情,虽然方便了官员,却危害了朝廷和百姓,所以不可取……”

  百官们中间有人反应了过来,刚准备出声辩驳,就听赵祯冷哼了一声,道:“朝廷命官,旨在为朝廷牧民,为百姓谋福。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一己方便,肆意妄为的。

  朝廷命官吃的俸禄,是百姓们缴纳的赋税。

  为了一己之私,置百姓们性命于不顾,那就该死。”

  赵祯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