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闷声发大财_他改变了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不好的看法,和老婆们自然谈不到一块去。

  这本书的反封建思想倾向,目前一些文人已经看出来了,不过并没有多少人在意,晚明离经叛道的东西多了去了,小说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东西造成的这点影响,他们根本不在意。

  泰州学派那些公然宣扬反封建言论异端,他们都没有要赶尽杀绝,何况一本小说。

  借着这股红楼热,内廷这回还靠印刷这本书赚了点小钱钱。大明的文人很多嘴上说着,由大匠刻出来的艺术性十足的雕版好,不过在更便宜的标准小字印刷体面前,他们还是选择了新技术下的廉价书籍。wwW.KaИδHU五

  相比于红楼梦,朱皇帝在之后印出来的另一部分作品《儒林外史》,就没有《红楼》那么高的人气,不过这本书同样引起了不错的反响。

  看出大明有问题,批判科举制度的儒生其实也不少。《儒林》这本批判现实和科举制度的讽刺小说,很自然地就引起了他们的共鸣。甚至一些不一定完全认同此书的,也在认为,这本书讽刺得好,纷纷表示大明此时确实需要正风气。

  不过这帮人嘴上认同,具体的行动是怎样,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尽管这两本书的思想主题都是与大明的主流思想格格不入的,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要把这两书禁毁,毕竟这里是大明不是满清。

  在朝政上不搞事了,不代表朱皇帝就得彻底安分了。

  六月初一,内阁几位大学士进门后就看见自己的桌子上摆了一份书刊,纸张质量上乘,版面还很大。

  首辅刘一燝看了后不由有些好奇地问道:“《国家地理》创刊号?此为何物?”

  值班的小吏回道:“回元辅大人,此物乃是宫中送来的。宫中说是赠予百官阅读,阁老们都有一份哩,日后每月都有一期送来。”

  刘一燝摆了摆手,示意小吏去做自己的事,随即翻开看了看,卷首就是一篇创刊词,由燕京散人题词,翰林院某位词臣润笔,能把这玩意发到内阁来,用的还是这般细小死板的活字印出来的,这燕京散人除了少年皇帝还有谁。

  创刊词的话不多,就是介绍了这本刊物的性质,声称此物为杂志,暂定每月出一期,创刊宗旨是让士大夫们增长见识,内容主要以历史和地理为主,发行对象是大明的士大夫们,办刊宗旨是增长士大夫们的见识。翰林院的词臣润笔出来的,文笔水平当然不用多提,这篇文章自然写得是花团锦簇,但是却让首辅大人有点不爽。

  皇帝觉得我们士大夫没有见识?

  好好好,你是皇帝,你最大。

  抱着挑刺的心理,刘一燝翻开了这本《国家地理》。

  这书,基本内容就是有关天下各地关于社会、历史、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文章,似乎还是以泰西为主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