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造船_他改变了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廷弼就听到了乌拉部再次被建奴攻灭的消息。

  对此,朱皇帝也不怎么失望,他可没指望过洪匡和他那几个废物兄弟。乌拉部被老奴攻灭之后人口都被掳走,连打造武器的工匠都没有,逃回去那些人也有很多没有带上武器,根本不可能是黄台吉的对手。

  发现东江军没有杀出抚顺关,而是在整修城池之后,建奴也算是松了口气。

  至此,辽东战事也是告一段落。

  再来一场大规模战役,大明这边不止粮草跟不上,光是发赏钱都会掏空太仓和内帑。暂时休战,也能让朝廷和内廷都缓口气,不至于又要拖欠九边其他军镇的军饷。尽管军饷营兵们到手的不会有多少,但能发下去,卖儿卖女的士兵们,总会少一些。

  而建奴方面,也没什么攻打辽东的兴趣,现在的辽东,都没有什么可抢的,由于存粮有限,人口他们现在不大需要,他们打得过的明军都缩在大中城市里,不缩在城市里的东江军,他们也打不过。

  秋收季节,建奴那边倒是还有得忙,他们转移的南四卫的人口,以及朝鲜人,很多都被强行迁移到了萨尔浒前的地盘。

  而处于战区的辽中腹地,此时却是没有多少粮食可以收割,沈有容和熊廷弼也只得以工代赈,让百姓们协助修建城池,赚点口粮。

  随着海上风浪平息,又一批来自倭国的船只逼近了辽南海域。

  本来,他们的目的地是长山岛,不过现在,已经改为了金州卫地界的大连。

  恩,这名字是皇帝取的。从南关岭一战后,长山岛上的造船厂就搬迁到了这里。kΑnShú伍.ξà

  负责船厂的管事,很快就见到了他的新员工,三个泰西夷人以及二十个倭国人。

  李旦的人动作很快,有廉价的优质武器,李家这种在幕府将军那说不上话的小角色,也得到了幕府的接见,他们花了一笔不多的银子,就从幕府船奉行那搞到了20名造过夹板船的工匠。

  顺带着,造过夹板大船,具有一定手艺水平的西方造船工匠,在金钱开路下,也很快被李旦花钱买来了三个。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组织机构庞大,官僚主义十分严重,待遇和升职空间都不怎么样,很自然地就滋生了比较严重的,有钱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向现在的湾湾总督买的。

  东印度公司招募人的时候,忽悠那些西欧穷鬼时说得很漂亮,画了一个升迁空间很大的大饼,但事实上,那些侥幸经历从欧洲到亚洲的死亡远洋航行没挂的,依旧绝大多数都是混了二三十年都没能升职。这样的环境下,下面的人不独走,动用公司的权力为自己谋利才怪了。

  英国东印度公司,这点就比他们做得好得多,员工可以得到分红,较少,公司凝聚力甩了荷兰东印度公司一条街。

  新的船匠到达之后,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