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章 第 115 章_[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天在南方,府上的厨子也跟着一起去,在南边学了不少新菜式,正好让阿哥爷尝尝。

  “好——吧——”隆禧似乎还没睡醒,半睁着眼睛跟在鳌太师身后,进屋后找个地方坐下,看着桌上琳琅满目的馒头包子点心,慢吞吞的拿了个包子开始啃。

  他这个年纪算童工吗?

  算的吧。

  臭哥哥怎么好意思让他干这种活儿?

  来都来了,再说什么都晚了,隆禧啃了个包子满血复活,凑到鳌拜跟前和他一起扫荡桌上的早点,吃饱喝足了开始了解他们需要干什么,“喀尔喀的使臣什么时候到来着?咱们是给他一个下马威还是正常的接待?”

  “正常接待就行,能被派到京城的都是聪明人,咱们一句话不说他们自己都能吓个半死,要是再给他们准备个下马威,接下来的事儿估计也没法谈了。”鳌拜对这种活儿很熟悉,当年他还是辅政大臣的时候,蒙古那边就是他负责联络,没办法,几个辅政大臣之中数他和太皇太后关系好,虽然索尼老儿有后来居上的架势,但是这不是没赶上吗。

  鳌太师活动活动筋骨,左右今天来的早,就先带小阿哥熟悉熟悉理藩院。

  早在天聪年间,太宗皇帝就仿前朝旧例设立六部,让各贝勒来管理六部事宜,六部之中均设蒙古承政一员,负责处理和蒙古有关的事情。

  当时漠南蒙古大部分都归顺他们,但是还有察哈尔的林丹汗,在林丹汗没有逃亡青海之前,漠南还有些小部落没有归顺。

  满蒙之间联系紧密,需要处理的事情也多,于是就撤了六部之中的蒙古承政,专门设置了一个蒙古衙门来处理蒙古各部的编旗、会盟、赏赐等各种事务。

  蒙古衙门,也就是理藩院的前身。

  大清富有四海,需要管理的不只有漠南蒙古,还有新疆、西藏等各地的不同民族,只叫蒙古衙门未免涵盖太小,称理藩院才合适。

  这地方分院司两级,院部有尚书、左右侍郎和额外侍郎,下辖六司一厅三房,各司各房要管的事情分的明明白白,其实没有什么要他们忙的。

  隆禧跟着他转了一圈,感觉各种事情都吩咐下去了,他来这儿的确挺闲的,“可是理藩院不是有尚书吗,你在这里当老大,理藩院尚书会不会有意见?”

  朝廷和蒙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理藩院尚书和六部尚书平级,已经是很大的官儿了,那么大的官儿有没有可能不给他们面子,嫌他们碍事儿让他们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没事儿,喀兰图已经老的走不动路了,要不是他年纪太大,皇上也不会把奴才召回来。”鳌拜赶紧解释道,“现在还早,再过一会儿喀兰图就会来衙门,阿哥爷到时候看看就知道了。”

  他在云贵那边和吴三桂斗智斗勇,眼看着就要把吴三桂激的造反好让他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