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章 第 112 章_[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英年早逝的命运。

  庄亲王继承爵位的时候才五岁,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儿,但是他毕竟是宗室亲王,该学的东西都得学,承泽亲王的威望高,留下的旧部也不是好惹的,足以让满朝文武都不敢招惹他。

  想他博果铎也是名将之后,他阿玛二十岁的时候都打了好几年的仗了,他现在还留在京城看孩子实在说不过去,所以每次见着皇帝堂弟都要说上几句。

  年轻的时候不出去奋斗,年纪大了就来不及了,他们家的人英年早逝的居多,万一他也倒霉的二十多岁就没了,来人世间走这一遭什么功绩都没留下,将来到地底下见着祖宗们多丢人啊。

  他真情实感的找皇帝请战,可皇帝就是不听他的,没办法,该等还是得继续等。

  他怀疑皇帝就是因为自己不能去南边观战,所以拿他们这些比他自由的堂兄弟们出气。

  庄亲王是个善于自我安慰的人,皇帝不让他去南边跟着王叔王伯们打仗立功,又可能是因为他年轻不牢靠,也可能是兵力大部分派去了南方,京城没有太多能用之人,他们这些年轻的宗室王爷要留下来镇守京城。

  让庄亲王自己来说,那肯定是第二种肯定最符合他们。

  耿精忠谋反蓄谋已久,若不是福建巡抚反应的快,在张延龄死了之后立刻带上官印离开官服衙门,他已经被耿精忠抓起来杀掉来立威了。

  福建那边正式发动叛乱,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进而向江西、浙江进军,若不是朝廷之前狠打了一波“反清复明”的民间教派,这会儿那些教派怕是要遍地开花。

  广东平南王府悄无声息被尚之信掌控,朝廷之前把尚可喜请求回辽东养老、留尚之信袭爵留镇的折子驳回,尚之信心里正不舒服,不敢光明正大的竖起反旗,偷偷摸摸的小动作却不少。

  云南吴三桂的反应是三个藩王里最低调的那个,老实的简直不像他,既没有趁机一起造反,也没有悄悄派兵去西南其他地方,只是给朝廷上了个请罪折子,然后关起门来什么都不管。

  皇帝没有惯着反贼的意思,那边耿精忠一反,朝廷就立刻下旨撤藩,不过撤的只有福建和广东两个,云南那边吴三桂反应的快,朝廷若是这个时候连他一起问罪,十有八九会适得其反。

  吴三桂是真安分还是假安分现在说不准,但是朝廷不可能对他毫无防备,南边战事刚起,朝廷的部署就安排了下去。

  遏必隆斩了孙延龄之后没有回京,直接接手广西的兵马,调兵遣将统兵安抚,有孔四贞的帮忙,广西反而成了南边最太平的地方。

  西安将军瓦尔喀率兵入蜀,镇守自云南入川的险要之地,吴三桂现在没有动兵的意思,但是朝廷要防患于未然,不然等哪天吴三桂想反,以他手里的兵力,朝廷没有防备的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