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1章 海峡争夺战(五)_明末枭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背后的靠山身上。这还真是个意外收获!

  于是一份弹劾浙江巡抚和杭州推官的奏章送往京城的同时抄送了一份送往福建巡抚熊文灿处。有张永发这个俘虏,不愁朝廷不处理张永伟。至于侯询,毛钰也是要趁机恶心一下的,同时还准备回到金门之后公开这些人的身份,让江南商人去讨伐侯询去。

  刘香在南澳岛经营十几年,还是给毛钰留下了不少财富,其中白银就是四十万两,没来记得贸易的货物价值超过五十万两。没来得及带走的粮食也偶遇两万石之多。至于大量会修补船只的工匠已经不太值钱。不过毛还是笑纳了,将他们联通一些南澳岛上负责不遇和耕种的人直接送往台北。

  南澳岛的驻防和日常巡逻则交给了这次表现不错的金门支队。

  随着自己与侯询关系的恶化,毛钰也加快了海军与华昌贸易的分割。现在除了大陈岛、南日岛之外几乎所有的福船、海沧船都划归了华昌贸易。

  当毛钰率领船队回到金门的时候,台湾支队也派船只过来,这次过来的是基隆造船厂建造全新的补给船,这种船出题和壹号福船差不多,底部外形也差不多。但是吃水线以上却是三层方型大甲板,如同后世的航母加班一样伸出船体很多,且三层之间并不密封而是架空的。每一层甲板上放置的也不是武装炮台和货仓,而是一尺五寸厚的泥土,上面已经种满了各种蔬菜。三层甲板之间很多地方并不遮挡,以有利于植物获取足够的阳光。三层甲板一共有可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土地面积1200平左右,每层配置了三名农夫。底层甲板以下则是装在粮食和淡水的空间。整个这样一艘补给船需要水手40人,农夫9人,伙夫、杂役3人和护卫10人。

  能够至少为1000人提供每日必须的最低量的蔬菜、瓜果以及半个月的口粮和淡水。

  这是毛钰为了长途贸易船队专门下令研发制造的补给船。

  一个二十艘福船规模的商队去日本或者南洋,只需要两艘这样的补给船就能保证蔬菜和淡水的供应,从而确保船员的身体健康,减少非战斗减员。

  当然如果将甲板上的泥土扔掉放上陆战帐篷,那么运兵能力不会输给青龙船。

  最重要的是由于不需要建造大量的船舱和船楼以及安装火炮,这种补给船的建造速度非常快,只需要四五个月时间就能完成一批,而现在基隆造船厂已经能够同时建造两艘这样的补给船。

  毛钰带人参观这艘补给船后,非常高兴,亲自写信嘉奖基隆造船厂的同时下了四艘补给船的订单。

  在毛钰的规划里,将来十艘新型战舰率领而是福船和三艘这样的补给船就可以浩浩荡荡地从杭州出发前往日本或者南洋。

  当然现在毛钰考虑到额还不是远洋贸易,首先要解决的是台湾海峡的控制权。虽然这一次北港表现得很乖巧,但是一山难容二虎,加上毛承作在台湾的疯狂扩张,接下来很快机会从陆地上与北港接壤。冲突不可避免。所以毛钰的计划是等到这次受伤的战船维修好,就要前往热兰遮了。荷兰人显然是贼心不死,一年一百万的保护费都不愿意缴纳,那就让他们滚出*台湾,滚出大明。但是热兰遮的炮台设置很难从海面上攻进去,所以必须好好谋划一番。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