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一章 为了天下苍生_汉当更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愿以偿的拿下巨鹿城池后,是否赦免张耳父子只是一件小事,真正考验项康政治能力的,还是赵王赵歇的处理问题。

  其实早在从濮阳北上巨鹿的途中,项康就已经反复考虑过如何处理赵王赵歇这个棘手问题,还不止一次考虑过如果赵歇活到了巨鹿城破,就暗示部下动手,或者让自己的卫士出手,在成功攻破巨鹿后一刀结果了赵歇的小命,然后彻底废除赵国,重新在赵国土地上推行郡县制,由自己直接控制赵国的土地城池和百姓。

  各种客观存在的原因又迫使项康不得不打消了这个诱人的念头,原因一是赵国周边还有臧荼、田假和田都三股独立势力,把事情做得太绝,不给他们看到可以继续称王的希望,肯定会把他们逼到西楚军那边去,大幅度增加汉军一统天下的阻力——臧荼、田假和田都不是傻子,当然不会心甘情愿的交出王爵、地盘和城池,项康一旦触动他们的核心利益,他们也当然要和项康拼命到底。

  第二是随着对这个时代具体情况的书信了解,项康已经逐渐发现,历史上刘老三统一华夏后搞的半郡县半分封制,并不是刘老三犯傻不知道什么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更不是刘老三没有远见不知道什么叫做养虎遗患,而是受限于时代背景的无奈之举,也是一种相当聪明的权宜之计。

  目前的华夏九州还没有办法全面推行中央集权制,这是项康不得不承认的客观现实,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一个原因,同时也是秦朝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那便是文化地域和政治体制之间的矛盾冲突!

  为了消弭这些矛盾冲突,秦始皇做了很多事,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和行同伦,为华夏一统奠定了坚实基础,可是不管秦始皇如何努力,却始终无法迅速消灭秦国与关外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矛盾,强行推广的秦国军国体制,也始终无法被关外六国的百姓所接受,导致项康在下相登高一呼,不愿去边疆吃苦受罪的下相戍卒马上群起相应,也导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高举义期之后,楚国西部立即就是烽火冲天。

  还有后来的六国复国运动风起云涌,拥立楚王的项梁、项羽叔侄粉墨登场,六国旧贵族乘机纷纷举事,也全都是因为秦朝没有能够用秦国本土文化彻底同化关外六国,关外百姓子民仍然还是自视为赵人、燕人、齐人、楚人和韩人、魏人,没有在文化制度方面认同秦朝,所以才支持和拥护六国复国运动,不愿帮着秦朝镇压六国遗贵,也更加拥护他们所熟悉的分封制。

  项康和汉军目前的实力确实已经很强,可不管再强,也不可能强过刚刚横扫六国的秦朝军队,在这样的背景情况下,项康如果急于求成,象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