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七章黄庄曾经的荣耀_重生之大国工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宝生并不知道自己被人算计了,此时正和女婿张俊平,还有黄庄的当家人一起商量黄庄未来的发展大计。

  “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路子,就看咱们黄庄的老少爷们有没有这个魄力了。”

  “小张,你直接说吧!

  魄力,咱们黄庄的爷们从来不缺!

  打鬼子的时候,黄庄家家带孝,户户披麻!

  十四年抗战,黄庄死了三百八十二个爷们!

  男劳力差点死绝,建国前,黄庄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寡妇村!

  你说,黄庄有没有魄力?”黄父沉声说道。

  “抱歉!

  我不知道黄庄的历史,刚才多有不敬!”张俊平直接站起来,冲着黄庄的大队长书记鞠躬道歉。

  这一躬,是对牺牲的烈士鞠的。

  十四年抗战,川人流了太多的血,就像黄父说的寡妇村,在四川不止一个。

  寡妇村不是贬义,而是荣光,他们都是为了国家民族大义牺牲的。

  “黄叔,还有两位长辈,国家针对农村经济发展是有扶持政策的。

  国家拿出几十亿出来,以免息贷款的形式扶持农村经济发展。”

  “这个我知道,可是贷款简单,关键还在于如何发展。

  总不能把钱拿出来给大家分一分吧?”黄父作为副县长自然清楚这个政策。

  为此也没少和下面乡镇领导干部打嘴官司。

  因为,贷款也是一项任务。

  前文说过,为了完成贷款任务,那些信贷员,可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皮子。

  可是中国的老百姓太朴实了,根本不敢贷款。

  就一个很朴实的想法,欠债还钱,贷款要还。

  万一赔了,钱花没了,怎么还?

  “我的建议是贷款建大棚!也就是暖棚。

  暖棚可以种植反季节蔬菜,咱们距离CQ市近,春冬季节很好卖,两年赚个万元户出来不成问题。

  暖棚还可以用来养殖肉食鸡,鸡在温暖的环境里可以加快生长速度。

  一茬鸡,从鸡苗到出栏,四五个月就可以,只要主意卫生,防止鸡瘟,一年就能赚个万元户出来。”这一次张俊平没有藏着掖着,也没有卖关子,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另外,养鸡场还可以和鱼池结合起来,鸡粪中残留大量的营养物质和多种矿物质,发酵是养鱼的好饲料。

  当然了,具体如何发酵,这个要请教农牧方面的专家,我只是在书里看到过。”

  “小张,我也这么称呼你没有问题吧?”

  “您是黄雪的长辈,也就是我的长辈,叫我小张没问题。”

  “小张我代表黄庄的老少爷们感谢你给我们出了这么多好点子!

  我敬你一杯!”黄庄的大队长举起酒杯对着张俊平感谢道。

  “您太客气,我只是随便说说,具体如何做,还要你们自己拿主意。”张俊平谦虚道。

  张俊平答应小姨子的画,终究还是没能兑现。

  因为老丈人和黄庄的两位当家人,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