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千八十九章 申时行的故事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主意,但也知道遵从先夫遗志。”

  林延潮道:“那也好,银子那就不送了,让我替海青天雇辆回乡马车,也算尽绵薄之力了。”

  林延潮费了一番口舌,海瑞夫人方才答允。

  林延潮当即从海府离开,走出堂外,但见府外百姓越聚越多,都是穿着白衣戴着白帽。

  看到商人罢市不做生意,无数百姓前来祭奠将海府前后堵住的一幕,林延潮很是感慨地对陈济川,展明道:“虽没有皇帝派大臣亲祭,也没有在太庙设坛,但如此哀荣任何官员都比不上的。从此以后,大明再无张太岳,也再没有海刚峰了。”

  说完林延潮离开海府,去了申府。

  他将海瑞的遗书交给了申时行。

  申时行拿着海瑞的遗书看了一遍,然后叹道:“海刚峰为官,不少官员言矫情近伪,但其实只是他们无法为之而已。但固然也无法为之,也不该说人的不是。”

  林延潮道:“恩师,海刚峰身后当如何办?”

  申时行道:“陛下虽不喜欢海刚峰,但这生前赞誉可以吝啬,但身后之哀荣能给则给,这也是合乎人望。”

  林延潮也道:“学生也以为海刚峰当然要褒奖,但却不是官员们人人都效仿,否则会引来效颦之风。否则从此以后,朝堂上不知要多多少,家藏余镪,而外为纤啬之态,欲并名与利,而皆袭取之。”

  申时行欣然道:“正是如此,依你之见呢?”

  林延潮道:“学生以为不少官员百姓以为海刚峰能有今日地位乃因为清廉二字,但学生以为此举不当,更应当宣扬海刚峰的功绩,为官的风骨。”

  “如海刚峰在任时,疏通吴淞江,使其通流到海。”

  申时行点点头道:“这是他在南京任所为吧,老夫记得你当年归德用以工代赈之法治理黄河,就是法之海刚峰。”

  林延潮道:“正是如此,此举惠民惠工,更重要是朝廷治理吴淞江近百年不得成效,而海刚峰到任不过数月即革除积弊,此有大功于民,大功于社稷。”

  申时行点头道:“不表其德而表其功,此事功之学!”

  “还有海瑞在南京任上打击豪强,平抑大户兼并,当年徐文贞罢相回家,侵吞民田十几万亩之多,海刚峰不念当初徐文贞对他救命之恩力主查办,但其公心还是能书的。”

  听了林延潮这句话,申时行脸却是沉了下来。

  林延潮看了一眼申时行脸色。

  于慎行致仕后在《谷山笔尘》此书里有这样一句话是,华亭之富埒于分宜,吴门之富过于江陵,非尽取之多也。

  华亭是徐阶,分宜是严嵩,上句徐阶的财富不输给严嵩。

  吴门是申时行,江陵是张居正,下句申时行的财富更在张居正之上。

  然后是‘非尽取之多也’,意思是徐阶,申时行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