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九十八章 新答复函_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费生的名额,来诱使公务员离职,对于有一定级别的干部,还要许诺学成回国以后,重新安置。后来也确实安置了,许多人不止回到了原来的位置,还因为学历的缘故升职了。

  GMP委员会初创,杨锐是第一个做出“不予通过”决定的委员。

  对于他的决定,卫生部就算是想不承认,也得拿出切实的理由来。

  换言之,杨锐不需要拿出充分的理由来做“不予通过”的决定,因为这是GMP委员会赋予他的权力,而其他机构的任何人,即使是GMP委员会的上级机关卫生部,也得拿出充分的理由,才能反对他的决定。

  就制度建设来说,卫生部确实需要GMP委员会这样一道安全阀。毕竟,全国光是药厂就有4000家,卫生部又有多少职员呢?部直属的公务员,总共才400人,他们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并不是用来判断药厂和药品质量的,最起码,掌握有此等知识和技能的公务员,是非常少的。

  另一方面,全国各地的药厂,也都是各地方政府的香饽饽。现在能赚到钱的国企是越来越少,能上缴利润,特别是上缴外汇的企业,更是大熊猫一般的珍惜品,卫生部不管是停哪一家药厂,或者处理哪一家药厂,都有地方政府跑部进京来说项。

  对地方政府来说,跑部进京是很烦的一件事,对卫生部来说,这一样很烦,因此,与其承担本无力承担的责任,部委更愿意将药厂生产的锅,甩给GMP委员会。

  GMP委员会是学术委员会,且都是全国生物医学界的顶层精英,他们即使有政治诉求,也不用理会地方政府,就像是杨锐这样。

  可以说,杨锐对京西制药总厂的事件,终归是会发生的。

  不是现在,也会在不远的将来发生。

  对部委的领导们来说。这不过又是一次完美的“矛盾下移”罢了。

  而对刚刚刷脸刷遍全国的杨锐来说,压力就宛如实质了。

  坐在实验室里,杨锐想了半天,铺开稿纸,决定仔细的撰写一篇对律博定的质疑。

  对于律博定本身来说,这其实没什么卵用。

  任何一款药都是在质疑中成长起来的,杨锐一名白生生的年轻学者,没有临床案例,没有相关实验,更不是抗心律药物方面的权威,他撰写的质疑,只能用来解释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甚至,这片质疑会招来更强烈的质疑。

  但从杨锐的角度来说,首先,明确自己的反对总是没错的,也免得有人说他是以权谋私,或者是拿别人开心什么的。

  至于因此而产生的更强烈质疑,也只能就此生受了。

  做出了决定,杨锐就再没有迟疑,刷刷的动笔两个多小时,就将之完成了。

  重新检查一番,又翻了几本相关的资料,杨锐将它重新誊抄在了文件纸上,作为新的“答复函”,邮寄给了GMP委员会常委办公室。

  通过邮寄,能够留下记录,比真人投递还要更安全一些。

  当然,最重要的是,杨锐现在是能不见人,就不见人。

  “谁能想到,猫捉老鼠,最后是猫要抱头鼠窜。”杨锐看着贴好了邮票的信件滑落入邮箱,像是在对王国华和曹宝明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