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_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款能有600元的,已经属于有钱人了,他们多数是历年积攒而来的。

  如果锐学组被人盯上了,那是根本经不起推敲的。最起码一点,把请学生油印评价为雇工,那雇工人数是铁定要超过8人的,而在84年以前,雇工超过8人,都会被认定为剥削,所谓“七上八下”是也。

  之所以如此,其实已经是解禁以后的结果了。80年的时候,中央75号文件明确规定不许雇工,有人承包鱼塘忙不过来请了五个人,被人民日报因此连续刊文3个月讨论此事,最后,是中央书记处政策研究室的一名经济学家林子力,从马克思的《资本论》里翻出一个算例,推断说“8人以下是请帮手,8人以上是叫雇工,8人以下不算剥削”,这才有了七上八下的定例,也将雇佣了5个人的鱼塘老板从监狱里拉了出来。

  此过程,就像是从《论语》里找了一段圣人语录似的,难度可想而知。

  这么困难的工作以后,仍然只得到了一个七上八下的结果,可以想象雇工问题是多可怕的红线。

  多于8人的雇工,直到84年都是不能触碰的雷区,接着,傻儿瓜子的老板年广久雇佣了12人,被作为雇工的案例,官司一路打到了最高层,也不过得到了一个“放两年再看”的结论。

  身处82年,杨锐不觉得自己能有这么好的运气,也不认为自己能得到高层青睐。

  既如此,他是一点都不敢从锐学组获利的,更是一毛钱都不想留。

  此外,为了避免闲话,所有拿到钱的锐学组组员也都是秘而不宣的。在杨锐的策划中,锐学组应当是一个低调的秘密组织,这也算是他们创始之初的第一轮秘密了。

  锐学组成员自然是兴高采烈的,无论是拿到了钱的,还是没有拿到钱的。

  不止一个人能够看出锐学组持续的好处。这个年代,同学资源原本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资源,是横向人脉的极强扩展。在大多数人都选择本乡本土找工作的年代里,同学往往能够延续很长的时间。

  如果大家都能考入大学,或者多人考入大学,那锐学组的存在就更有意义了。

  充满了前途和希望的欢快情绪在组内蔓延,以至于接连三天的高强度训练都没有摧毁锐学组成员的斗志。

  当然,到了第四第五天,兴奋消耗完毕,该吐舌头的还是要吐舌头,该做实验再写论文的还是要继续做实验。

  杨锐忙的有滋有味,他最高产的一年写了4篇论文,两篇发表在外国期刊上,一篇发表在国内期刊上,一篇未能发表,累了个半死,在同一个导师名下,他算是写论文较多的学生了。不过,在某些传说级的地方,总有一些牛人每年发表8篇,10篇,乃至18篇论文的。

  杨锐觉得,自己现在是有机会挑战传说级选手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