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八章 选项_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想不到也没关系,直说就行了。”

  做科研的,手里做着一个项目,脑袋里一定还想着十个八个的项目。

  创意这种东西,成功的自然珍贵,尚未验证的至少应该有数量优势。

  如果杨锐说自己想不到,那再给他半个月一个月的时间去想,也是没太大意义的,对教授团来说,这也等于是一个决定。

  杨锐能够察觉到蔡教授话里的含义,笑了一下,道:“我先考虑几分钟时间。”

  “好,我们先喝茶。”蔡教授笑着招呼起来。

  给予杨锐一个独立实验室,自然是一个褒奖。别的不说,杨锐以后要是留学海外,就这么一条,基本是想去哪个学校就能去哪个学校了。

  不过,杨锐能不能撑起一个独立实验室,那是另一桩考虑。

  杨锐也猜得到,大多数来此的教授和副教授,眼睛里放的多数是钾通道的项目。

  屈尊与杨锐合作,很可能刷出一个顶级期刊的论文出来,这是最有驱动力的事情。

  换言之,如果杨锐提出的新项目,不能达到获取顶级期刊的水平的话,很可能被人拒绝。

  蔡教授的考验,不可谓不艰难。

  但是,再艰难的事,也艰难不过科研竞争。

  为了一个独立实验室,还是很值得费脑筋的。

  会议室纵向全南,暴露在阳光下的地面满是耀眼的亮斑,令人不自觉的思绪纷乱。

  杨锐一边思考,一边又想到了华锐实验室的分割问题,继而问了出来:“蔡教授,我和华锐签署了合同,如果我再组建一个独立实验室的话,北大和华锐估计也要重签合同,划分权限。”

  “没问题,我让人去和他们谈。”蔡教授一口应承,院士与候补院士在学术水平方面,或许没有太大的差距,但社会能力就差太多了,这原本就是一项社会职务。

  杨锐放下心来,仔细思考,还是决定从钾通道入手。

  因为这等于是一次双向选择会,信任是第一位的,在场的数十名教授和副教授为什么坐在这里,首先是因为他《克隆突变基因以分析钾通道的功能》的论文写的够好,大家信任他能有最基本的学术能力。

  一名学者,终身奋斗于一个狭窄的领域是很常见的,相反,一名学者涉猎广泛,反而很罕见。

  20岁的杨锐,要想赢得信任,就应该在已成功的领域内选题。

  只是漂亮话的重要选题毫无意义,比如说抗癌研究,每个人都知道很重要很有价值,但如果是杨锐提出来,没人会跟着他做的。

  另外,与普通人想象的不同,存在于细胞中的“钾通道”虽然肉眼都不可见,可它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领域,别说杨锐从中选题了,整间会议室里的人都参与进来,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在接下来的二三十年里,钾通道相关领域也都会热烈起来。

  刊登《CELL》的论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