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八章 千载难逢(求月票)_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次把表情放严肃了,道:“这一次是让你给做成了,咱们自然可以笑呵呵的回忆一下过程,但你就没想过,自己做失败了会怎么样?”

  会议室里重新陷入了沉默。

  混日子的科研可以很轻松,渴望成功的科研却可以变的很残酷。

  某些时候,向着成功奔跑,意味着进入残酷到令人无力的世界。

  而最普遍的残酷,就是科研经费的残酷。

  没有科研经费是做不了科研的,这一点,经历了一穷二白的新中国的科研人员们,心里都清楚。当然,在政府的宣传中,的确是有一些科研人员,用很少的经费,做出了很大的成果,但那就像是彩票中奖一样,在全国范围内是有可能的,却永远是无法保证的。

  10年前,北大的陶其敏教授,之所以在自己身上试打了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无非是弄不到几十万一只的大猩猩。而之所以需要试打,是因为他们已经做出了乙肝疫苗,只需要最后一步的试验,就能制造出当时中国最需要的疫苗。

  然而,他们终究没有得到那只大猩猩。

  很难想象,陶其敏教授是在何种心情之下,选择了给自己注射。绝望?也许太沉重了,但希望,又实在太轻松。

  这或许不是一项深思熟虑的决定,但也肯定不是一时冲动。因为陶其敏有两个孩子,她将此事告诉了两个孩子,只是“两个孩子还小,啥也不懂”。

  不是别无选择,没有人会冒着终身传染病的风险,给自己来一针的。

  至于当时的管理层,没有给陶其敏所需的大猩猩,或许也是理由充沛的。也许是忙于他顾,也许是能力不足,也许是不信任陶其敏的临门一脚……

  既然世界顶级球星也可能踢飞点球,研究员临门一脚失败,也不足为奇。

  失败的理由千千万,却只有成功才会得到赞誉。

  成功的杨锐,会得到发表论文到《细胞》的机会,失败的杨锐呢?

  “提供给你资金的这家华锐实验室,有没有提出什么要求?”蔡教授理所当然的做出猜测,并道:“有什么难题,都可以提出来,我们帮你解决。”

  会议室内诸人纷纷点头看向杨锐。

  “只是正常的科研合同,对方看中了我做的辅酶Q10的技术,于是提供资金给我,所幸做的不错,于是有了第二笔资金。”杨锐毕竟年轻,又处于成功的兴奋中,与蔡教授等人的感触并不相同。

  唐集中以为他是抹不开面子,忙道:“杨锐,蔡教授是学部委员,就算是商业合同,他也能帮得上忙,你有困难就说出来。”

  王永也道:“我们都说,不能流血又流泪,你做出了成果,这是好事,对方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