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六章 难(求月票)_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术,而学术的高要求往往更隐蔽,等他们打牢了基础,人到中年,开始焕发学术春天的时候,学术土壤已经酸化了。

  现在的北大,好一点的教授,如唐集中之流,读书的时候去西南联大,建国后访问苏联,又在过去十多年里维持着起码限度的科学研究,这才能勉强留在世界主流科研世界里。

  不能坚持的,没能力自学的,或者运气不佳的,大多数只能在国内的科研小圈子里玩了,偶尔做一点世界一流国内空白的重复性研究就沾沾自喜。

  如果是文史地理这种埋故纸堆的研究,数学物理之类的纯理论研究也就罢了,生物这种用钱堆出来的自然科学,永远只能给少数人以机会,贫穷的中国如此,富裕的中国如此,金山银海的美日欧亦如此。

  至于刘院长之类的政工干部,判断论文好坏,差不多就靠数页数了。

  只有少数十几名教师或研究员,能够认真的将杨锐的论文读下去。

  这也就是在北大了,换一个地方院校的生物系,说不定连订阅《CELL》的钱都能省下来,反正也没人看,还不如多订几份《人民日报》使人开心颜。/p>

  杨锐没什么压力的坐在了桌子上,论文已经发表了,对他来说,最困难的部分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只是锦上添多少朵花的区别了。

  此时的五四篮球场,气氛开始变的怪异起来。

  一方面,才结束不久的篮球赛,释放了大量的荷尔蒙和臭汗,留下了心情尚未平复的数百名学生和激荡的气息。

  另一方面,被桌椅板凳围起来的空旷篮球场被好奇的人群填补了起来,人挨着人,人挤着人,却安静的像是在考试似的。

  尽管刚刚还在为肌肉的力量而欢呼雀跃,但归根结底,学生们最信奉的还是脑力。

  北大学生都是知识的获益者,如果有一宗知识神教,那北大学子即使不是狂信徒,也是虔诚的信众。

  沉默的环境不仅不让人难受,反而激起了学生们浓烈的好奇心。

  “能给我一本看一下吗?”一名学生挤了进去,打破了寂静。

  “胥岸青?恩……这里还有一本。”杨锐将单行本塞给他。

  胥岸青轻轻道了声谢,垂头细看。

  篮球场重归寂静,只有风扫过球场的沙沙声。

  像是富教授一样,胥岸青也想知道双方的差距有多大,他迫不及待的翻开论文,目光凝视了几秒钟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rui-yang”,继而就快速看了下去。

  作为高考省状元,胥岸青的路走的比绝大多数人都要顺,就学术而言,大一加入理查德实验的他,可以说是走在了所有北大学生的前面。

  和其他任何一个资源密集型行业一样,学术界亦是强者强,强者愈强的世界。

  最好的学生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能够得到最多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