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九章 论文册发完了_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下子的事。

  而且,不像是其他人的论文,杨锐可是站在3年高的巨人肩膀上,写的这篇论文,别说是明显的谬误了,即使生物科学再发展3年,也只能完善他的论点,不可能证明他的论文有错误。

  论点论据环环相扣,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这样的论文是很难找出毛病的。

  “非常完美的工作。”旁边的一名澳大利亚学者,却是翘起拇指向杨锐示意,又道:“你是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

  “哪个主意?”

  “诱导基因突变,我知道,现在看起来,理由是很充分的,但你怎么就决定要用这种方法了?”

  杨锐轻笑两声:“我觉得是个好办法,没有多想。”

  “用这种方法的话,你得到哪种突变基因,就要就某种突变基因研究下去了,对吗?”澳大利亚人层层深入。

  杨锐点头:“是这样没错。”

  “还是有一定的可能会研究不下去吧,你会不会诱导了突变基因,但是无法做下去,而选择了其他的突变基因?

  澳大利人一下子问到了关键问题。

  附近的几个人都看向杨锐。

  基因的突变是随机性行为,而被突变的基因却不一定好研究出分子机理。以3年后的技术,还有无数的基因研究不出分子机理,作为一门刚刚开创的方法,澳大利亚人的想法是再正常不过的推理了:

  杨锐一定是诱变了多个突变基因,然后选择了其中最容易研究的,分析了分子机理。

  如果没有第三部分的论文,也就是杨锐写在后半段的论文提要,大家或许不一定会这样想。

  但杨锐都做出分子机理了,那他手里,说不定还掌握着几个突变基因。

  对于刚刚看过论文的领域内专家来说,这可是个不大不小的诱惑了。

  杨锐也意识到了此点,却是含混不清的道:“我的运气比价好,总之,我在基因挑选上没有费神。”

  他当然没费神了,他就是拿到什么突变基因就做了什么突变基因。

  而在别人耳中,这个含义就不同了。因为其他人的注意力都在挑选上了。

  在他们的意识里,杨锐是有挑选余地的。

  换言之,杨锐手里确实还有突变基因。

  随便估计一下自己诱变基因的成本,一名韩国学者立刻操着口音浓重的英语道:“我是汉城大学的崔真重,杨锐先生如果有暇的话,一定请来汉城大学访问,恩,我们会核销您的来访费用的。”

  崔真重对中国颇为熟悉,知道很少有中国人能拒绝这种出国访问的邀请。

  相比之下,澳大利亚人在这方面就缺乏天赋,他生硬的道:“我还会在中国逗留几天,希望能参观杨锐先生的实验室。哦,忘记了自我介绍,哈哈,我的教养呢……恩,我是史蒂芬。阿伯特,昆士兰大学的教授,我们的实验室与全球多个国家都有合作,也希望能与中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