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章 综述_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一。

  西药都是有固定名字的,通常就是一种化合物。而且多数是医药界已知的化合物的衍生物,除了支链侧链不同,并不会令人意外。

  像是这种药品,被仿制是很简单的,若是赚钱的话,被仿制几乎是理所应当的。

  生产技术就比较不同了。只要保密功夫做的好,再加上一定的技术升级,维持几年的垄断利益是没问题的。

  生物技术公司垄断赚几年的钱,不管是多细小的领域,都意味着海量的资金。

  日本的制药公司,采用半植物半化学合成也就是五六年的时间,积累的资金已经足够他们将微生物发酵法彻底研发完成,同时分红分到手软。

  杨锐现在就搞出植物提取和半化学合成的技术,赚的钱还能多几年。

  想到此点,杨锐也是干劲十足。

  短短的一个周末,几个验证实验就做完了。

  他也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继续找出几本期刊,继续做验证实验,同时,杨锐也开始着手撰写第一篇综述。

  在学界,综述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科普。

  综述是作者针对某一个专题,对大量论文的数据、资料和观点重新归纳整理,进而分析提炼的论文。

  简单来说,杨锐只需要将自己最近看的文章,围绕一个命题,总结出来,就算是一篇综述。

  例如《茄尼醇的研究现状》就是一篇平常的综述文章。

  不过,这种文章要发表是比较困难的,想发表在较好的期刊上就更困难了。

  在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英国,写综述的往往是领域大牛,有种深入浅出给普通研究员讲课的感觉。

  当然,他们写综述的动机通常不会如此纯洁。大部分时候,大牛写综述,也是为了混个论文指标。因为国外许多学校也有每年或每几年要写多少篇论文的硬要求,一些大牛或者出于懒,或者出于精益求精,无法完成规定的数量,就写一篇综述蒙混过关。

  因为是高级科普,不用深入研究,查一些资料以后,通常几天就能写一篇综述出来。

  国内的综述经常是距离大牛很远的先生们写的。一些弄不出论文,或者想混一篇sci的硕士研究生,一些完不成任务的年轻讲师,或者忙碌的副教授,都是写综述的大户,水平自然是参差不齐,以至于某些院系干脆将综述单独列出来。

  不过,80年代的中国学界没那么讲究,受限于水平,综述还是个很热门的类别,靠它混职称的人如过江之鲫。

  杨锐也不想浪费自己查了那么多资料,再加上技术壁垒的论文是越多越好,他也就毫不客气的动起笔来。

  实验室里帮忙的吕芝看他写的轻松,一个下午就写了一大页纸,不由问:“你们说的写论文,就是这样写?”

  “这是第一篇,从简单的开始。”杨锐写起论文来速度不慢,因为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