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不着急_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倒是能个大概,但真能做到此点的人并不多,曾经的杨锐也并非是永不旷课党的成员。

  如今再来一次,杨锐照样做不到永不旷课。不过,王永教授一向对杨锐很好,有空的时候,还会给他做个人辅导,加上杨锐原本就有不错的底子,倒是让他的进度始终靠前。

  在北大这种地方,任何一门单科想要名列前茅,都是不容易的,单论基础,知名学者和高年级学生之间,并不一定会有太大的差距。

  这也是实验室喜欢招募名校排名前列的学生的原因之一,好的天赋加上个人兴趣,能够产生极强的化学反应,有的学生能够每天8小时的学习某个单一学科,四年1500天的累计,妥妥的投入过万小时,这种专注,是循规蹈矩的博士生都难以比拟的,对已经进入单位的工作人来说,更是难以重现的重要时光。

  毕竟,真正进入了科研通道,他们所需要接受的训练,就不再是这种基楸模式了。

  然而,基础模式却是最难以补齐的。

  甚至还会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

  杨锐知道自己在思维开拓方面,并没有什么天赋——或者说,缺乏知识基础的结果,让他根本无从发挥思维优势,因此,趁着还在大学的时间里,杨锐还是尽可能的多听多学一些的。

  趁着王永教授尚在,杨锐将他批改过的作业翻开,从后向前阅读评语和说明。

  王教授对他的作业向来是做详细批改的,光是末尾的文字,就写了洋洋洒洒的两大页,总有两三百字之多。

  而且,为了杨锐方便阅读,王永还像是论文那样,以固定的格式书写:本次作业,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哪里可以阅读哪些参考书以取得进步,哪里可以等待之后另行学习……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杨锐肯定,就是皇室请的教师,恐怕也难如此的尽心尽力。

  “谢谢王教授,这样子我就都弄明白了。”杨锐再次感谢,他的化学成绩上升的很快,只一年多的时间,就已经完成了化学本科生四年的训练科目,全部有赖于王教授的教导。

  不过,杨锐今天有些着急回去见景语兰,三两句说完,就将位置让了出来。

  王永笑呵呵的点点头,重新戴上眼镜,看向其他人。

  两名学生一横一竖的挤占了杨锐刚才的位置,并递上纸条。

  除了杨锐,王永要求其他学生,都必须用纸条的形式,提交问题,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书面语更容易阐述问题,也更不容易出现细节错误。另一方面,较难的问题写在纸条上,可容教授多次阅读以思考——教授并非神仙,总有困难和答不出来的问题。

  王永将纸条收到了手里,稍微拿远一点,再细看。

  这时候,杨锐却是想到点什么,又挤了回来,默默站在一边,等王永先解决两个问题再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