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判断_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时间在杨锐的文件上。

  当着杨锐的面,朱铭也不避讳了,就将两份报告铺开,比较了起来。

  杨锐施施然的喝着茶,等着朱铭的决断。

  他最不怕的就是比较了。

  武岱院士的文章,他的确是看过的,但是,863计划的最终版本,却并不是武岱院士的版本。

  原因很简单,武岱院士撰写的生物学发展纲要,太过于偏重于农学,更准确的说,武岱院士身为农学方面的学者,他对农学更加熟悉,以至于他的文章,不由自主的带着强烈的个人风格。

  每个人都对自己了解的领域,更加赞同,这是种难以避讳的倾向。

  而在863这样的国家级计划面前,任何一点倾向,都会被无限放大,更不要说,有的人还会人为的刻意加重这种倾向——在全部经费都由国家负担的?代,科研领域真的是一言则兴,一言而衰的。

  武岱身为院士,急吼吼的递交一份发展纲要给朱院士,其目的,也就是施加自己的影响力了。

  就像是现在,朱院士看到杨锐的计划书的第一时间,就是拿武岱的计划书做对比,所谓先入为主是也。

  国家在农学方面的投入越多,站在农学顶端的武岱所能享受到的资源就越多,他的徒子徒孙们的发展就越好……再是一片公心之人,在这种问题上,也不免受私心的驱动,何况,他拿出的发展纲要,也并没有什么错误。

  国家级的发展计划,终究是要有侧重点的,撒胡椒面似的出钱,原本就是70年代的风格,若是不做修改的话,863计划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不过,相比武岱,杨锐却能看得更远。

  他不仅知道发展的方向,他还看到了发展的成果,他甚至知道哪个实验室的哪项成果,最终结出了累累硕果,他同样知道哪些看似繁茂的大树,最终是一株太监树。

  杨锐用不着指名道姓,但他的发展纲要,却因此充满了浓浓的自信,以及逻辑严密的判断。

  这是其他做纲要的人想都不敢想的。

  朱院士看到正文部分,再仔细对比,渐渐的发现了更多的不同。

  不像是其他人撰写的发展高腰——无论是生物学的还是其他什么学科的,大家都习惯于拔高自己喜欢的领域,而对自己不喜欢或者不看好的领域,做一些冷处理。

  杨锐却是毫不犹豫的进行了贬低,而且,贬低的有理有据,让不做生物研究的朱院士,眼皮都是一跳一跳的。

  “你这个纲要提出来,是要掀起轩然大波的。”朱院士怕杨锐不明白,侧面给他说明了一句:“你比如说转基因主粮,粮食是咱们国家要重点保障的资源,不做研究怎么行?”

  “并不是一点资金都不给他们,只是863计划里,没必要给们而已。”杨锐解释道:“现在才是85年,咱们的863计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