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9章 战后抚恤_亮剑之浴血抗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人,运气好的能在家乡附近入土为安。

  而国军将士大多是从各地汇聚到前线的,例如川军将士从川中千里迢迢的赶赴前线,最后战死沙场之后,能裹着一张草席入土为安的算是好的,大多数只能曝尸荒野。

  战后,关于牺牲战士的后续安排是个大问题,牺牲战士主要来自太南,部份战士来自太岳,冀南、冀鲁豫三地,来自其他地方的只有寥寥十几人。

  周维汉与谭林两人针对此情况,当即做出决定,由各团派遣专人做好战后抚恤工作。

  距离较远或者家中已经没有直系亲属的战士的则是被安放在指挥部雷家村附近修建的一处烈士陵园之中。

  “政治部的同志们已经从档案之中,找出来牺牲战士们的家庭住址,去太南的拿着我批的条子可就近联系咱们在当地的同志领取抚恤金、抚恤粮!”

  “去冀南的,找冀南基干团,冀鲁豫的,直接从军区领取,一定要将抚恤金、抚恤粮送到烈士家属的手中,有困难的联系当地同志给予特殊帮助,明白了吗?”周维汉再三嘱咐道。

  “明白!”各团代表齐声应道。

  “赶紧出发吧,不要在耽误了!”周维汉挥了挥说道。

  武义,上岸村。

  缪国禄家在当地小有声望,家中虽谈不上巨富之家,但是缪国禄的父亲是当地十里八村的教书先生。

  小鬼子来之前,平时里靠着教授学生来收取束脩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倒也殷实。

  小鬼子到了武义之后,缪老先生多次号召当地的青年参军入伍打鬼子,后来缪国禄也参加了八路军。

  “老爷子,跟你打听个事,缪国禄家住在哪啊?”说话的四团的作战参谋张国文跟老乡打听起了情况。

  老乡看见张国文这一身八路军军转也不疑有他,极为热情的说道:“国禄家啊,沿着这个坡往上走,青砖大院是祠堂,挨着祠堂靠东的就是国禄家!”

  “不过,你要是找缪先生得去祠堂,这会正给学生上课呢!”

  老乡站在原地,看着张国文转身离开,又看了看旁边战士牵着的马背上驮着粮食袋子,心里一突突,大概明白了什么。

  村里出去好几个参军入伍的孩子,但凡是这种情况的,估摸着凶多吉少了。

  老乡心里想着,身子骨明显佝偻了下来,迈着蹒跚的步伐想着家中走去。

  另一头,张国文两人来到了上岸村的祠堂之外。

  听着祠堂内传出来的朗朗读书声,两人对视一眼,张国文苦笑一下,上前敲响祠堂的大门。

  原本此事是轮不到张国文这个团部作战参谋来的,理应由牺牲战士所在的班长、排长负责,可是缪国禄的所在的排有些特殊。

  同班、同排的战士为阻击日军战车部队集体牺牲,一营三连也伤亡过半,连长、指导员皆负重伤,至今还被留在医院里,最后王一功特意派了团部作战参谋负责此事。

  吱呀一声,祠堂的大门打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家探出头来。

  “八路军同志你们找谁?”

  “我找缪国禄的父亲,缪老先生!”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