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章 第二十一章:出鞘_皇后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澎最得力的大臣”,也该包括太傅吗?除了他,还有耿介出名的御史大夫高弘,我真不知还有谁敢放胆弹劾杨澎呢?抛却掌握长安文官脉络的郑家,谁又能搜集出切实的证据?难道……太傅位极人臣,谋害赵王也可解,又为何想要谋害皇帝呢?元天寰对于他,向来是尊重的……。大雪层层累到屋顶,我顿生压抑。

  “于英女死,已无对证。杨澎也死,只有物证在,还有什么比死人更安全的呢?你这次受伤,外界都传言你伤情反复,濒临死亡。朕也有意的鼓励这种传言。那么,玉燕子出现,五弟就更加百口莫辩。但他们的计划过于芜杂,所以朕很快就和上官分析出了破绽。五弟在长乐三日后回家,他的王府就被禁军包围。朕也告诫他不要妄动。朕这个假象,却是给幕后之人一个下手的契机。今日,文臣十来人汇集,郑畅上书,弹劾五弟死罪数条,还有不少人署名。

  除了御史大夫高弘不来见朕,其余人都认为五弟这回完了。朕看了也只是沉默。等他们走后,朕单独召见了太傅。”元天寰冷冰冰的一笑:“朕给他一杯茶,最后一次叫了他一声:太傅。”

  我倒吸一口冷气,原来这就是幕后之人,是郑太傅……?太傅出于个人权利和私愤,竟会这样铤而走险?不可思议。荥阳郑氏,枝繁叶茂,太傅通显三朝,末日将到。我手肘发麻,风雪更大,外头噪杂一片。

  “杨澎那抄家后,所有的到京文书,朕都命太傅郑畅去查。其实,朕安插在杨澎身边亲信,已经将两三封五弟“可疑”信函不知不觉的抽出,上呈给朕。所以,郑畅今日的奏折中,不该以五弟此信为论据,可是那奏折,依然有此信的那句话。可见他们早准备好奏折,连察看上千信的耐心都没有了。郑畅奏折,还拉上了太尉府参军胡懿所提供的证据。这也就是五弟身边,他们所安插的眼线了。不过,对行刺之事,郑畅原本并不知悉,种种迹象,都说明其儿子秘书监郑裕才是主谋。朕因为疑心郑家日久,但当初碍于元廷宇党未除,因此刻意笼络他们。四川回来后,朕有心先发制人,便暗暗派人记录郑家私事。郑畅年老,要事全部委托给儿子郑裕。裕与太尉府参军胡懿之寡姐通奸,因此两人常有秘密往来。胡懿在五弟身边,主管文书,就有机会看到五弟的信,也能将五弟行踪搜罗给他的对头。郑裕最友善的,是黄门郎章敷,太傅长史章琳兄弟。章敷主管宫门内事,要安排女人进入长乐离宫,也是熟门熟路。他要买通什么人,从你的宫女手里盗取玉燕子,也不是太难。章琳虽然有才子之名,但轻浮急躁,因此章氏兄弟与郑裕,才能安排出这一大场戏来。五弟在宴席上,若为胡懿下药灌醉,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